做精机关 做大基层 做强实战
惠农公安机关民警“下基层上一线”
有着近18万人口的惠农区,近年来,居民群众感受到越来越强的安全感。惠农区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李长青介绍,今年来,惠农区公安分局经过一番深入调研,精心谋划,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百万警进万家”、多部门多警种警务协作支援帮助派出所等工作机制,积极落实“为基层减负”,推动警力下沉作为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最佳注解。基层治安、矛盾纠纷等各方面的问题解决得越来越及时,行政、刑事案件发案不断减少,居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居民最担心的公共安全治理见效了
如何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良性循环?惠农区公安分局大力推行“一室两队”建设,下沉警力以案促防,以案破防,以每一块“责任田”的确保了社会大平安。
今年年初,惠农区多个小区发生电动车被盗案件。电动车是人民群众的出行工具,被盗后对群众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刑侦大队对发生的电动车被盗案件进行梳理研判,侦查员通过视频追踪,在分局情指中心的大力配合下,成功锁定了一名嫌疑人,侦查员果断出击,在大武口某小区将犯罪嫌疑人徐某某抓获,通过突审,犯罪嫌疑人徐某某交代其同伙系郑某某,经过研判,犯罪嫌疑人郑某某在大武口区步行街出没,侦查员马不停蹄,迅速赶到大武口区步行街将犯罪嫌疑人郑某某抓获。
往前站一步,全力攻克与群众相关的民生小案。惠农公安坚持队所联合、警种联动,从电瓶被盗,手机失窃,家畜丢失到电信诈骗,行政、刑事案件侦破入手,快处警、快侦查、快研判、快抓捕、快跟防,给群众实实在在的安全感。一季度来,侵财类案件立案下降23.4%,电信诈骗破案上升25%,损失下降50.28%,建立“无诈社区”47个。
“ 每天下午,有几个社会小青年,在学校门口 “ 飞车 ” 轰鸣,给学生带来了非常不好的示范。。。” 惠农区第十五中学政教处主任向负责该学校护学岗工作的巡特警大队大队长邱江淮反映这一情况。
根据这一情况,巡特警大队加强学校周边及重点时段的巡逻管控,发现飞车党及时连同交警部门进行查控。学校周边秩序明显好转,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惠农公安打造全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社会治理警务共同体,在涉校、噪音、食药环等多个领域站到了前沿,在实战中引领构筑“大平安”。
最头疼的矛盾纠纷有人管了
“警力下沉,有利于推进机关民警增长才干、真情服务基层,对个人成长而言也是一件实事好事。”惠农区公安分局党委副书记、政委许继源表示。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近年来,分局党委在用人定岗时坚持没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和新进民警,必须下沉基层锻炼,让他们投身到基层各项工作中,经风雨、壮筋骨、补短板、长才干,以便日后挑更重的担子、有更大的作为。
有条不紊地开展机关民警下沉社区,缓解基层压力负荷,适应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新需求。协助支援红果子派出所工作的刑侦大队民警在配合社区民警开展治安宣传、巡逻防范等工作的同时,积极搜集社情民意,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充分履行担负起维护辖区稳定、守护一方平安、服务人民群众、推进社区治理的职责。
3月22日,家住红果子镇的刘女士骑电动车途经某废品收购站门口,突然一条黑色宠物小狗窜出,刘女士慌忙中本能的躲避摔倒致右膝盖轻微擦伤。事发后,刘女士无法找到宠物狗的主人,无奈之下,刘女士报警求助。社区民警连同机关协助警力迅速赶到现场,并了解刘女士伤情。刘女士称这只宠物狗屡有“前科”,曾多次吓到过常途经此处的刘女士,但其主人仍不拴狗绳、不予“管教”,希望民警能教育一下不文明养犬的行为。民警经过走访第一时间联系到该废品收购站宠物狗的主人杨某,为使杨某能够深刻认识到不拴狗绳的危害,民警当场对杨某进行了批评教育,依法向其讲明法律及政策,并责令其限期给宠物狗办证、拴养。杨某表示尽快整,刘女士也表示对民警的调解结果非常满意。
3月23日,民警再次来到杨某家对警情回访,杨某已对该宠物狗进行办证、圈养,消除了隐患。
像这样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是老百姓最头疼的事。为及时收集社情民意,零距离了解群众所想、所需、所急、所盼。全警下社区活动开展以来,共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41起。
精准对焦群众需求,让服务不留死角
“阿姨,您的户口簿办好了,我给您送过来了”,一大早,南街派出所副所长赵鹏就来到了因身体患病,出门不便的李阿姨家里,为她送上刚办好的户口簿。
原来,南街派出所副所长在走访入户的过程中了解到,李阿姨因身体患病,常年在家疗养,最近需要用户口簿,户口簿又找不到了,这可急坏了李阿姨,自己出门不便,儿女又不在身边,自己去政务大厅办理户口簿对李阿姨来说非常困难。核实清情况后,赵鹏第一时间协调政务大厅户籍民警,为其补办户口簿,随后亲自将崭新的户口簿送到李阿姨手中。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公安工作的“指针”;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是衡量公安工作成效的“标尺”。惠农公安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以实际行动温暖民心。
长期以来,“ 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 ” 困扰着办事群众。惠农公安实施智慧基础警务精准滴灌工程,持续深化实体窗口、网上大厅、自动服务、代办服务、移动微服务等“五位一体”服务模式,跨省(区)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等专区,推动高频服务事项跨地区、跨部门办理,打造有温度、有力度的“365天×24小时”政务服务新模式。
“我没有问题反映,只是想表扬一个好警察,她们默默无闻的坚守,换来全社会的安定和谐。”2月9日,市民马女士在电话中反映公安窗口办理户籍业务的工作人员工作认真负责,服务态度好,希望能通过12345对其表示感谢。
在服务群众上,一个都不能少。惠农公安精准对接“少数人”的需求,从细处着手、从实处着力,做好特殊公共服务,让服务“不留死角”。
在距离城区较远的移民村海燕村,社区民警韩钊扎根乡村,他扎根于偏远农村,在“思”“勤”“学”上下功夫,从小事做起,真心实意地为村民排忧解难。一季度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8起,化解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苗头2起。他所负责的辖区治安类警情同比下降41.8%,三年来,韩钊为辖区群众运送各类证件、材料500余份。真正做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驻村工作成效赢得了领辖区群众充分肯定和广泛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