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动态 > 银川 > 正文
李俊法庭让44名外来务工人员安“薪”
2025-10-23    来源:宁夏法治报    作者:    【打印本页】    字体: [][ ][ ]
2025-10-23

  “钱凑齐了?好,那赶紧转给对方,不少人等着买票回家呢。”10月16日下午,永宁县人民法院李俊法庭庭长安冉第五次给某农业公司负责人打去电话,敦促其及时履行调解协议。

  挂了电话没两分钟,负责人回电反馈已转账40万元,跟约定好的一样,一分不少。

  “李俊镇冷凉蔬菜基地多,每年3月到10月外来务工人员也多。今年在这之前,法庭还未收到类似高额欠薪纠纷案件。”10月14日12时,李俊镇综治中心打来电话:某农业公司欠付44名外来务工人员共计86万元,双方矛盾激化,部分人情绪激动。

  放下电话,安冉赶往务工人员宿舍,与综治中心、劳动监察大队、派出所、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会合。务工人员的诉求很明确,就是天气渐凉无菜可摘,要一次性全额拿到工资后返回家乡或去南方继续务工。某农业公司也很着急,“病虫害导致减产”“销售不畅”“回款不及时”,每一条都指向“没钱给”。

  安冉先安抚务工人员,心平气和地与某农业公司算清工时和具体薪资,又叮嘱该公司结合实际拿出解决方案。

  “分2批给付,10月16日前支付40万元,10月26日前支付46万元。”当天下午,算清拖欠薪资金额后,某农业公司负责人打了几通电话,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务工人员不信任某农业公司,不愿接受分批支付。

  “另加2万元违约金,签完调解协议,法庭可出具司法确认书,若某农业公司不按期履行即可申请强制执行。”安冉的建议让务工人员放下抵触情绪,逐一在调解协议上签名。

  10月16日,拿到第一笔钱的44名务工人员当即买了返程大巴票。

  “这10天我会继续督促他们履行,你们放心回家。”安冉的保证打消了他们的顾虑。

  不让外来务工人员空手回家,这得益于李俊法庭为务工人员开通立、审、执“绿色通道”。法庭接纷后立即介入解纷,同时针对这一领域高发的系列案件情况,制定“一人负责到底制”,调解或判决后第一时间督促履行,确保不让每一份胜诉权益成为“一纸空文”。

  据了解,去年至今,李俊法庭已为81名务工人员追回欠薪100.8万元。


【编辑】:赵怡舒
【来源】:宁夏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