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动态 > 银川 > 正文
永宁县检察院联合高校共护母亲河
2025-07-27    来源:宁夏法治报    作者:    【打印本页】    字体: [][ ][ ]
2025-07-27

  近日,永宁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北方民族大学法学院“朔方法韵·黄河行”实践团,以实地调研、交流互鉴、普法宣传为纽带,开展“法润黄河岸·文化薪火传”共建活动,推动法学教育与检察实践有机衔接。

  实践团成员在检察干警的指引下来到黄河永宁段东河防洪坝实地考察。眼前这片草木葱茏、绿意盎然的滨水地带,曾是“散乱污”问题较为突出的地方——岸边随意堆放的垃圾散发着异味,违规搭建的棚屋挤占河道空间,不仅让沿岸生态遭受破坏,也给防汛工作带来了潜在影响。

  “变化源于公益诉讼的持续发力。”检察干警指着沿岸的植被和加固后的堤坝介绍道,“我们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从督促清理垃圾、拆除违建、实施生态修复,再到对堤坝加固修缮,每一步都凝聚着多方协作的力量。” 如今,这里不仅重现生态之美,防洪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河畅、岸绿、堤固、景美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走进永宁县检察院,实践团成员观看了《检护安澜 永守“母亲河”》宣传片。从检察干警采集水样进行检测,到职能部门联合整改推进的场景,一帧帧影像串联起检察机关守护黄河生态的履职轨迹。宣传片里的每一个案例、每一组对比,都是检察机关以法治之力守护“母亲河”的鲜活注脚,也让大家对“检察公益诉讼如何为生态保护赋能”有了更具体的认知。

  在快速检测实验室,精密的检测仪器整齐排列。“该设备可精准检测水样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是否超出标准限值,从而判断水体污染程度、锁定污染源头,为公益诉讼案件办理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检察干警的介绍让师生眼前一亮。从传统“阅卷审查”到“科技赋能”,实验室里的每一项数据、每一次检测,都彰显着检察机关提升办案质效的专业追求。实践团成员争相询问技术原理与应用场景,双方就“科技如何助力法律监督”展开热烈探讨。

  为增强此次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实践团成员还跟随检察干警一同前往李俊镇李俊社区、望远镇红旗社区,开展了“‘检护安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创新”专题普法活动,向群众普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知识,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用得上的“生活指南”,进一步激发了大家主动参与黄河生态保护的热情,为推动全社会共同守护“母亲河”凝聚基层力量。


【编辑】:赵怡舒
【来源】:宁夏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