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动态 > 银川 > 正文
银川检察8D模式让“大管理”落地生花
2025-07-21    来源:宁夏法治报    作者:    【打印本页】    字体: [][ ][ ]
2025-07-21

  “我们作为检察业务管理枢纽部门,创新提出8D管理模式,着力构建‘大管理’格局。”7月18日,银川市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部门主任靳琳的话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2024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一取消三不再”决定,即:取消一切对各级检察机关特别是基层检察机关的不必要、不恰当、不合理考核,不再执行检察业务评价指标体系,不再设置各类通报值等评价指标,不再对各地业务数据进行排名通报。提出了“把案件管理从简单的数据管理转向更加注重业务管理、案件管理和质量管理上来”。

  2025年6月,银川市检察机关创造性打造“8D管理模式”,保障和赋能“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8D管理模式”赋能高质效办案

  “8D管理模式”是啥?

  “这个提法意味着立体化全方位管理,主要以‘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为核心,以‘体系管理、制度管理、监督管理、效能管理、创新管理’为支撑,形成管理矩阵,最终实现助力高质效办案。”靳琳的一席话解开了记者的疑问。

  在宏观层面上,银川市检察机关加强办案质效分析研判,更加注重对重点案件类型、重点办案领域、重要业务态势的分析研判,更加注重从办案质效分析中发现典型问题、前瞻性问题、趋势性问题,更好以业务管理推动案件管理、质量管理。

  在中观层面上,强化案件管理,一体加强办案流程管理和实体管理,实现对案件全流程各环节的“闭环管理”,促进各类办案主体履责到位。

  在微观层面上,注重质量管理,探索由不同主体、在不同层级、采用不同方式,各有侧重地开展案件评查,把检察官自查、办案部门检查、案管部门评查、本院和上级院抽查等结合起来,推动建立全覆盖的案件质量检查评查机制,健全完善反向审视机制,倒逼检察官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三抓”促“大管理”落地生花

  在“8D管理模式”下,银川市检察工作如何开展?

  “我们既抓业务,又抓案件,还抓质量。”靳琳向记者表示,案件一旦录入案件管理系统,就像上了“流水线”,可以动态掌握各业务条线的办案质效,全面开展办案质效分析研判。

  银川市检察院针对重要业务态势、重点办案领域、重点案件类型,以及地方党委政府工作重点、社会大众关心热点、检察办案难点疑点等,进行办案质效分析研判会商,引导检察工作回归高质效办案的本职本源,同时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和解决司法办案突出问题提供参考。

  今年4月,银川市检察院对全市案件进行业务质效分析后,发现全市检察机关存在办案与监督统筹不足、主动发现案源不足的问题。在对2022年至2024年制发的检察建议进行分析后,发现部分被建议单位存在对检察建议重视程度不足以及检察建议落实和反馈不及时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及时提出解决措施。”靳琳说,目前,全市检察机关第二季度相关依职权监督数据明显向好,办案效率显著提升。

  在“抓案件”方面,银川检察机关又是怎么做的?

  银川市检察院通过建立覆盖案件办理全过程的流程监控体系,规范各类案件受理、流转、送案审核标准,聚焦办案期限、强制措施、权利保障等办案关键环节、关键节点的重点监控,常态化开展在办案件全方位监控,推动把司法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个案件、每一个办案环节、每一名检察官。

  这一点,银川市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部门数管员张腾跃的工作给出了答案。每天早上一上班,张腾跃就会打开数据系统,查看头一天全市各基层检察院填报的案卡情况。他轻点鼠标,屏幕上就会出现红色、蓝色字样。“红色的内容就是案卡中漏填、错填或填报不当的内容。”张腾跃告诉记者。

  “针对漏填、错填或填报不当的情况,我们发现后会立即反馈给办案人。”张腾跃说。

  银川市检察院除了通过“数检通”“数据校验专家”从源头上把控案件数据质量外,还通过这些软件开展全流程监控。监控员聚焦办案期限、强制措施、权利保障等办案关键环节、关键节点进行监控,实现流程监控全覆盖。今年截至目前,银川市检察机关共办理流程监控案件284件。

  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是检察官。在“抓质量”方面,银川市检察机关建立“每案必检”机制,要求办案部门在案件办结后开展承办人自查及部门核查。同时,全市检察机关还开展案件质量评查,重点对无罪判决、撤回起诉、不捕不诉和监督意见未被采纳的案件,常态化开展案件质量评查。

  今年截至目前,已对1962起案件进行评查,对发现的问题,根据严重程度,评定案件等次。“这样一来,可以倒逼检察官从办案初始就绷紧了‘提高办案质量’的那根弦。”靳琳说。


【编辑】:赵怡舒
【来源】:宁夏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