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动态 > 银川 > 正文
西夏检察多维发力守护少年之梦
2025-06-09    来源:宁夏法治报    作者:    【打印本页】    字体: [][ ][ ]
2025-06-09

  近年来,银川市西夏区人民检察院立足法律监督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新模式,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保护体系。

  强化履职担当,筑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屏障

  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彰显司法震慑力。坚持“零容忍”,从严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犯罪。持续推进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救助办案场所使用,加大未成年被害人保护救助力度,避免反复询问取证对未成年人造成“二次伤害”。

  精准帮教涉罪未成年人,助力回归社会。坚持“预防也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方针,在依法惩处的同时,根据未成年人的罪错程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级预防,精准帮教罪错未成年人。建立“家庭+检察+社工”帮教模式,开展心理干预,对缺乏监护职责的家庭,自2023年以来先后制发监护督促令100余份,依法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社会调查等机制,联合家庭、社工开展精准帮教,帮助其重塑人生。

  深化综合司法保护,推动源头治理。立足检察监督职能,对校园周边安全、宾馆旅店、娱乐场所等多个领域开展专项监督,针对行业主管部门未及时履职尽责,向辖区各行政部门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履职,加大对重点场所的整治力度,促使重点场所规范经营。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宾馆、酒吧、KTV等重点场所定期开展联合检查,形成保护合力,为未成年人打造一片净土。

  凝聚社会共识,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

  加强部门联动。构建“检察+N”未成年人一体化保护格局,制发《西夏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联络员选聘管理办法(试行)》,聘请88名社区、乡村儿童主任和儿童督导员担任司法保护联络员,发挥基层优势,收集涉及未成年人领域案件线索3件,共同护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积极关爱留守、困境儿童成长,针对未成年人无户籍、无人照料等问题,协调民政、公安、社区等部门对4名未成年人进行妥善安置。

  推动社会支持体系建设。聚焦案件办理,引入社工、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为涉罪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帮教服务,开展社会调查、法治教育、心理疏导、帮教、教育矫治等服务300余次,为涉罪未成年人制定“一人一策”帮教方案,切实提升帮教效果。探索“检企合作”工作模式,与社工机构、爱心企业签订观护帮教合作协议,为罪错未成年人提供心理辅导、行为矫正等服务,帮助其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职业技能,助力其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推动信息共享,数字赋能检察。与公安、卫健委等单位签订数据共享机制,打通数据壁垒,依托大数据赋能,构建部门联动协作、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体系。自2023年以来,通过“涉未成年人网约房新业态监督模型”“商圈旅馆业违规经营衍生的未成年人权益监督模型”等全区、全国大数据监督模型,发现线索100余条,成案15件,堵塞社会治理漏洞,开启未成年人保护新格局。

  深化法治宣传,点亮未成年人未来之路

  创新普法形式。打造集“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法治副校长”为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和违法犯罪预防宣传教育矩阵,牵头建立“西夏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面向中小学开展情景式法治宣传、模拟法庭体验,设立法治副校长办公室,委派检察官担任37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创新普法载体。“线上+线下”齐发力,拍摄系列普法情景剧、宣传片,通过“两微一端”向社会发布,云端漫画普法与检察官线上普法相结合,同时将普法作品推送至学校、社区,扩大普法宣传面。

  组建普法团队。选派年轻干警组建“微光”法治宣讲团,制定“普法菜单”,采用订单式服务,针对学校、社区等不同群体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让法治阳光照进每一个角落,切实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西夏区检察院将始终秉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情怀,用心用情办好每一起涉未成年人案件,深化未成年人检察综合履职,加强部门联动,共同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以更优更实的检察担当,实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


【编辑】:赵怡舒
【来源】:宁夏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