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遇到矛盾纠纷,是不是只能对簿公堂?在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有另一个答案——找“说和组”。
“你要不给我钱的话,我就让你活不下去。”2022年10月,一对50多岁的夫妻叫骂着走进润丰村村委会。男方是润丰村村民,名叫马某治,前妻因车祸死亡,又找了一任妻子,此次双方因琐事发生激烈争吵,吵着要离婚。
“我把他们分开谈话,男方说3年前和女方结婚时,给了女方4万多元彩礼。当时双方约定如果女方提出离婚,要退还男方彩礼。二人共同生活期间,男方发现女方存在不做饭等一大堆问题。总之一句话,男方和女方过不下去了。”11月22日,润丰村村委会主任、“说和组”成员王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王强又询问女方,女方说情况属实,但现在是男方提出离婚,所以她坚决不同意退还彩礼,不仅如此,她还给家里贴补了一些花费,心里很不舒服。听了双方的倾诉,王强耐心说和,最终男方同意给女方1500元分手费,女方同意,二人现场将钱款结算清楚。
王强说,润丰村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就是矛盾纠纷多,主要是婚姻家庭纠纷、经济纠纷等。2021年,该村成立由村委会主任、村小队长、村人民调解员、村妇联主任等人组成的“说和组”,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30岁。调解工作中,“说和组”巧妙地将情理法有机结合,尽可能把头疼的家务事、心烦的邻里事断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说和组”成员马彦红家有5个孩子,其中4个都是大学生,是村里公认的书香家庭。“你把树叶扫到我家门口了。”前不久,2位邻居因打扫落叶一事争吵不休。“我告诉他们,这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你们互相争吵,垃圾永远也解决不掉,今天她把垃圾扫了,明天你再扫,不就没有矛盾了嘛。”马彦红劝说着,顺手就将树叶打扫完毕,双方觉得很不好意思,重归于好。
一次,润丰村村民马某农和妻子闹离婚。“我们去劝说时,2人情绪特别大,我听了他们各自的意见后,觉得就是家庭琐事,没有太大的矛盾。”润丰村村委会副主任、“说和组”成员马兴花说,马某农家的3个孩子都在上学,她就给女方说先不要提起离婚诉讼,离婚受伤害最大的是孩子,接受不了的也是孩子。女方当时就听懂了,提出把离婚的事先放一放,各自单独住一段时间再说。最后双方接受了调解。女方在丰登镇租房,给在镇上上学的孩子们做饭,自己摆了一个烧烤摊。男方在城里打工,仍在村里居住。他们的儿子高中毕业后,在银川一家酒店工作,今天去他妈那,明天去他爸那,随着时间推移,矛盾慢慢淡化,两口子又和好如初。
截至目前,“说和组”已调解村民各类矛盾纠纷50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