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到宁医大总院看病停车容易多了,有交警指挥,路也不堵了,以前绕半个小时还不一定能找到车位。”10月31日,从石嘴山开车带母亲到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看病的周先生告诉记者,以前来医院特别头疼停车,现在进来就能找到车位,感觉非常方便。
今年以来,银川公安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难、出行堵”问题,以扎实推进“改进工作作风、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为基层减负担”活动为载体,突出实干导向和创新驱动,强化规划设计、加快设施建设、盘活停车资源、提高智能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提升泊车管理效能,努力解决“停车难、出行堵”问题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是西北地区重点医院,每日入院车辆万余辆次。院内设有车位1104个,医院周边停车场共有停车位1512个,停车资源严重不足。医院停车难,不仅给病人及其家属带来不便,也影响到医院周边的交通秩序,加剧局部区域的交通拥堵。银川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分局多次调研,经与医院、胜利街街道办事处等多方多次协商,在周边森淼园停车场、清苑尚景小区地下停车场等点位为医院职工协调解决车位,只有患者车辆可以驶入医院停放,缓解了群众就医停车难问题。
交通安全关系百姓生活。银川市公安局深入调研银川市三区的停车场泊位基本情况,整合优化道路资源,一体推动公共停车场项目建设和“平改立”改造,通过设立远端大中型停车场、增设路内限时免费停车泊位、优化商圈周边道路交通组织、释放企事业单位停车资源等举措,新增各类停车泊位8400个,增设免费限时停车泊位337个,并在全市旅游景点增设临时停车泊位1.6万余个,统筹解决泊位闲置、泊位供给问题。持续推广应用静态交通管理系统,整合全市停车场管理平台,积极探索“全市统建一套智慧泊车平台”,886处停车场15.7万个停车泊位接入静态交通管理系统,大数据引导群众合理选择停车场就近停车,着力提升泊车管理效能。
加强执法监管,“下重拳”销号解决违法违规问题
“这辆报废车占着2个停车位停在这很久了,既浪费公共资源,又影响市容市貌,现在被拖走,把车位腾出来,别人就可以停车了。”近日,围观群众看到违停车被拖走,纷纷叫好。
不久前,金凤区交警一大队民警接到群众举报,在尹家渠街与黄河路路口附近的免费停车泊位上,一辆“僵尸车”长期占用2个车位,车身外观陈旧,车厢内落满树叶,一个轮胎干瘪,车内布满灰尘。民警查询该车信息,显示车辆已经脱审5个多月。民警拨打该车登记的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随后向该号码发送短信,告知车主该车违法停车、逾期未审,提醒其迅速联系民警或者到大队接受处理。次日,民警发现该车依然无人处置,拍照取证后对该车进行依法拖移。
银川市公安交管部门建立健全执法联动机制,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打通“生命通道”集中清障和“废弃汽车”(“僵尸车”)排查治理工作,针对重点区域常发性拥堵难题,取消占用盲道、消防通道、影响车辆行人通行以及设置不合理的停车泊位,对停止使用或挪作他用的停车场、违法设置停车泊位、擅自占用公共资源私自设置经营性停车场以及停车设施不全等情形,依法依规进行查处。共排查治理各类“僵尸车”357辆,查处停车场986处,现场督导整改停车场272处,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135份,消除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交通管理“使真劲”,精细提升通行效率
兴庆区北京路与中山街路口西南角一直没有设置非机动车道,处于机非混行状态,存在安全隐患。近日,银川交警现场调研后,决定取消该路口的硬化隔离带,迁移信号灯,重新渠化,设置非机动车道,增加路口的有效通行空间,实现机非分离,消除事故隐患,改善路口通行秩序,提高通行效率。
银川交警大力实施交通组织精细化工作,规范路口渠化设计,深度挖掘道路潜力,精耕交通标线、交通信号、护栏等交通安全基础设施,提高车道整体通达性,以重大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交通安保为工作重点,施划交通标线65000平方米,建成2处交通信号灯、电子警察,设置8块交通标志、16块临时隔离护栏,制作10块提示牌,持续改善交通拥堵点,提高路网通行效率。坚持向科技要警力,以“空地一体+勤指情督宣”执勤模式破解警力不足、定点摄像头存在盲区、事故处置风险大等难点。
今年十一期间,在镇北堡西部影视城、110国道、凤凰幻城等重点区域、道路布设“无人机巢”,巡航600余公里,劝导纠正交通违法行为500余次,处理轻微交通事故20余起,有效解放巡逻警力达50%,实现依托前端科技提升城市道路管理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推动疏堵提畅工作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