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平安常识进万家 > 正文
平安常识进万家㉑丨河南永城有人吃凉皮中毒身亡?夏季小心食物中毒!
2023-07-16    来源:宁夏政法微信公众号    作者:    【打印本页】    字体: [][ ][ ]
2023-07-16

微信截图_20230731121907.png

  开 栏 语

  平安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没有平安,就没有社会的安宁祥和、人民的安居乐业、生活的幸福美满。为全力营造人人心系平安、人人重视安全的良好氛围,“宁夏政法”从即日起开设“平安常识进万家”专栏,旨在通过全国、全区一些真实发生的案事例来普及安全常识、法律法规等,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安全防范意识,提升人民群众自救自护能力,敬请关注。

  近日

  网上出现多则内容为

  河南永城市两名女子

  吃凉皮后中毒

  致1死1伤

微信截图_20230731122038.png

  

      夏秋季气温高湿度大

  给肠道致病菌的生长繁殖

  提供了温床

  再加上夏季很多人

  都喜欢食用生冷食物

  稍不注意

  就容易病从口入

  事件回顾

  根据网传消息,称河南永城市一名20岁左右的女孩与家人在永城市百花街吃了一碗凉皮后中毒,目前,该女生正在医院ICU住院,而其同行的舅妈已经离世。永城市全市凉皮店都已经查封,暂时不让销售凉皮。


image.png

  疑似最早出现的网传消息截图(来源网络)

  当地记者注意到,这则网传消息疑似最早出现在7月10日,一张永城市某小区微信业主群的聊天截图显示,有业主称自己朋友的妹妹前两天吃凉皮中毒已经救不了了,跟她一块吃的还有妗子(舅妈)同样救不了了。凉皮不是老板自己做的,是买的,老板已经被控制。对于中毒的原因,网传消息有两个版本,一种说法称凉皮中被添加了过量的硼砂,另一种说法则是凉皮发生了变质,滋生了米酵菌酸,从而引发中毒。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图片来自网络

  细菌性食物中毒属于常见的食源性疾病,主要是指患者在进食被细菌或毒素所污染的食物后,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患者中毒后,在2到24小时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继而发生身体乏力、脱水、昏迷等现象,中毒严重者可出现各种严重的并发症,从而危及生命。


image.png

  南通市疾控中心食品安全与学校卫生科主管医师 史湘铃:这些细菌中常见的是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比较特殊,它是一种嗜盐菌,主要污染海产品和盐渍食品,淡水产品、凉拌菜中也有存在,是引起我国沿海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


image.png

  如何避免细菌性食物中毒?

  注意事项有不少

  凉拌菜卤味熟食要谨慎购买

  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吃凉拌菜、卤味熟食等冷食类食品。由于凉拌菜加工过程不需要加热,卤味熟食虽然经过加热,但在冷却后的二次加工过程中无须再次加热。这类食品对原材料和制作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要求较高,稍有疏忽就容易受到致病微生物的污染,引发食源性疾病。


image.png

  消费者购买凉拌菜、卤味熟食时,应选择资质合格且卫生条件良好的餐饮单位,不要在无证照摊贩处购买。注意按需购买,避免长时间储存。家庭自制凉拌菜、卤味熟食时,要选用新鲜的原材料。能加热的原材料应彻底加热,冷却过程注意防护;不能加热的蔬菜、瓜果等要彻底洗净。加工过程中刀具、砧板、餐具等做到生熟分开,加工完后尽快食用。

  海鲜类必须熟透

  虾、蟹、海鱼、贝类等动物性海产品特别容易受到一种嗜盐菌——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当这些海产品处理不当,如未经过充分清洗或生熟食品交叉污染;吃法不当,如生吃或半生不熟等,就容易引起肠道感染。


image.png

  夏季也是赤潮高发期,海虹、血蛤等海水贝类由于摄食赤潮中有毒藻类或与有毒藻类共生而在其体内产生并蓄积“贝类毒素”,因此,要慎食海水贝类食物。

  购买海鲜时,注意与其他食物分装存放,购买后如果不能及时加工,应尽快放入冰箱,在冰箱中储存海鲜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处理海鲜时,刀砧容器要专用,避免加工过程的交叉污染。烹饪海鲜时,要烧熟煮透。不要在污水中和热电厂冷凝水排放口及赤潮高发期“赶海”捕捞野生贝类。

  野菜只采摘认识的

  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部分野菜含有微量的天然毒素,一次进食量过大可引起身体不适。有一些有毒植物与可食野菜外观类似,误采误食可导致中毒。

  购买野菜应在正规市场、超市选购,尽量选择本地种植、具有多年食用历史的野菜。采摘野菜要注意避开环境污染的区域,不采、不吃不认识的品种。


image.png

  菜豆类蔬菜烧熟煮透

  夏季是四季豆、芸豆、刀豆、豆角等各类菜豆上市的季节,生的菜豆中含有皂甙和红细胞凝集素,通常情况下,充分加热后能够破坏其毒素,一般不会引起中毒,如果过于追求“脆”“绿”的口感和外观,或者一次加工量过大翻炒不均匀,加热不彻底,食用后就会引起中毒。在加工菜豆时,一定要烧熟煮透,防止中毒。


image.png

  吃小龙虾避免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食源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与食用小龙虾、淡水鳕鱼或水牛鱼等动物性水产品有关。夏季是小龙虾的消费旺季,消费者在享受美味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一是选择新鲜可靠的食材,通过具备合法经营资质的农贸市场、超市和电商等正规渠道购买新鲜小龙虾,不食用、不购买、不捕捞来历不明或野生小龙虾。二是烹饪前清洗干净,小龙虾鳃毛里面吸附了很多病原微生物,最好把鳃剪掉,虾壳和虾爪根部要刷洗干净。三是一定要烧熟煮透,应避免一次过量食用,特别是过敏体质者或自感身体状况不佳时尽量少吃不吃。


image.png

  野生毒蘑菇民间鉴别方法不靠谱

  高温多雨的夏季是野生蘑菇的生长旺盛期,也是误食野生毒蘑菇的高发期。许多误食毒蘑菇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目前还没有简单易行的毒蘑菇鉴别方法,在民间流传的一些识别野生蘑菇的方法和经验并不可靠,避免误食毒蘑菇的最好方法是不采、不买、不吃来路不明和不认识的野生蘑菇。

  史医师还表示

  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

  都是不耐热的

  只要我们在100摄氏度下

  加热数分钟

  就可以将其完全破坏掉

  金黄色葡萄球菌

  产生的肠毒素

  是十分耐热的

  肠毒素一旦形成

  需要在100摄氏度下

  加热两小时才能完全破坏

  因此我们应该

  在食物加工完成后

  尽快食用

  以避免污染


【编辑】:祁晓瑜
【来源】:宁夏政法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