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栏 语
平安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没有平安,就没有社会的安宁祥和、人民的安居乐业、生活的幸福美满。为全力营造人人心系平安、人人重视安全的良好氛围,“宁夏政法”从即日起开设“平安常识进万家”专栏,旨在通过全国、全区一些真实发生的案事例来普及安全常识、法律法规等,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安全防范意识,提升人民群众自救自护能力,敬请关注。
近日,广西南宁
一名8岁女童为救落水的同学
不幸溺水身亡
据报道,7月1日傍晚6时许,广西南宁8岁女孩馨馨(化名)和一名同龄的女同学在小区的人工湖边玩,同学不小心跌进了湖中。馨馨迅速下水施救,同学获救了,她自己却沉入了水中。
近期
溺水事故多发
令人心痛
敲响了暑期安全警钟
↓↓↓
01
7月7日下午,在四川省西昌市邛海景区金鳞沙滩,4名10多岁女孩在戏水时不慎落水,其中一人自救脱险上岸,另外三人落入邛海深水区,情况十分危急。
危急时刻,先后有5名热心群众下水救人,两名女孩相继被救起。然而,还有一名女孩沉入水底,他们多次潜水救援,但因水太深,未能将她救上岸,这名女孩不幸溺亡。
02
7月3日上午,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永丰水库,4名17岁左右的少年结伴游玩,其中3人下水游泳遇险,另1人跳入水中营救。遇险的3人获救,但救人者却沉入水底失联。
每年暑假
都是未成年人溺水事件的高发期
家长尤其要看管好孩子
不能让他们在河道内游泳、玩耍
以免遭遇危险
多掌握一分应急知识
关键时刻就多一分安全!
下面这些溺水事故的误区和自救常识
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
误区一
会游泳就不会溺水
在溺水者当中也有会游泳、水性好的人,切勿以为会游泳就很安全。
误区二
使用游泳圈能避免溺水
游泳圈不是专业的漂浮设备,当水流发生变化、未抓住游泳圈或者游泳圈功能失效时,可能引发溺水。
误区三
溺水时都会大声呼救
溺水时,大部分人是没有时间大声呼喊和扑腾的,无声溺水是导致错过最佳救援时间的“元凶”。
误区四
手拉手就能救出溺水者
手拉手救溺水者是很难救援成功的,尤其是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一旦有人体力不支,就会导致连环落水,引发群体溺水事故。
牢记防溺水“六不”原则——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成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