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千家事 行走的“活法典”
“由小文为我们处理矛盾纠纷,我们就放心了,肯定会公平公正。”在红寺堡区大河乡,提起红寺堡区司法局大河乡司法所人民调解员文永刚,当地群众赞不绝口,辖区群众有矛盾纠纷时,第一时间就想到小文这个贴心人。
文永刚是一名80后,毕业于宁夏司法警官学院,曾在基层公安派出所实习,走出校门后积极投身司法行政事业一线,一干就是13年。13年的历练与钻研,让他成长为司法行政战线的“多面手”。
文永刚个子不高,留着精干的短发,总是笑盈盈、乐呵呵的。作为一名基层党员,他的胸前始终别着一枚党徽,在烈日下格外显眼。文永刚是闲不住的性格,他每天深入田间地头,村里村外总有他忙碌的身影。
文永刚常年学习与人民调解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被当地群众称为行走的“活法典”。在把握政策、法律边界的同时,他将以案释法、现身说法等方式灵活运用,通过摆事实、明道理、释法律,力争给每位当事人一个公正公平的说法和交代。
家住大河乡龙源村的马某某等67名农民工因欠薪问题与包工头产生纠纷,多次协商未果且拖欠时间较长,该67人情绪激动,并表示若再不结算工资,就将已完工的工程私自破坏。文永刚了解情况后,意识到该纠纷存在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安全隐患,遂一边安抚农民工缓解情绪,一边联系包工头协商处理。通过向双方耐心细致地讲解与合同相关的法律法规、涉及的各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以及上级文件政策等内容,最终67名农民工情绪趋于缓和,包工头做出让步,同意协商解决,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并于约定时间将67名农民工工资全部发放到位。农民工们领到工资的那一刻,文永刚的心情也轻松起来,笑容浮现在他的脸上,经过他坚持不懈的努力,既维护了辖区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温暖群众心 耐心说理讲人情
作为一线调解员,文永刚善于总结并巧妙运用四两拨千斤的智慧,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很多看似繁杂无头绪的麻烦事,在他的巧妙劝解下,使剑拔弩张的双方握手言和,很多难题迎刃而解。
家住大河乡平岭子村的村民李某某在辖区一煤矿干活时,不慎被一辆渣车轮胎爆裂所伤,导致其脸部受伤,伤口缝合14针,共花费5000余元,根据医院诊断,病情还需后续治疗并持续产生费用。李某某及渣车管理人王某之间对责任划分及赔偿事宜存在意见分歧,多次交涉未果。文永刚在化解该矛盾纠纷时,采取调解人员之间“头碰头”、调解员与双方当事人三方“面对面”、调解员与当事人单方“心交心”的“三步工作法”,不偏不倚、诚恳中肯、情理交融,让当事人权衡利弊、互谅互让,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王某向李某某支付医疗费、误工费、二次手术费等相关费用共计12000元,一次性当场付清,该纠纷得到妥善化解。
调解矛盾纠纷时,文永刚经常从法理、情理的角度,将理讲透彻、将情沁人心,把准法律关系,提出合理建议,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他常说:“人民调解不是‘和稀泥’,而是在法律的框架下,为遇到纠纷的群众找到一个合情合理的解决方案,我们基层调解员就是给老百姓解决问题的。”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自担任人民调解员以来,文永刚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00余起,其中重大纠纷35起、复杂疑难矛盾纠纷227起、简易纠纷338起,调处率100%,调解成功率达99%以上,预防民转刑案件5起。因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获得自治区优秀人民调解员、宁夏“百名法治模范”称号,被司法部评为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