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法聚焦 > 法治建设 > 正文
“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奔赴
银川强制隔离戒毒所促戒毒向社会化延伸
2024-05-14    来源:宁夏法治报    作者:    【打印本页】    字体: [][ ][ ]
分享至:
2024-05-14

  查验身份、上交手机、严格安检……5月6日,随着威严的铁门徐徐打开,来自银川市兴庆区银古路街道办的43名社区矫正对象走进银川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管理区,开启了“沉浸式”体验,切身感受“墙内”“墙外”不一样的监管教育方式。

  近年来,银川强制隔离戒毒所持续进行着一场双向奔赴——社矫对象“请进来”进行警示教育,戒毒工作“走出去”赋能戒治主业,形成戒毒社会化延伸新模式。

  切身体验 既“攻心”也“治本”

  最近,银川强制隔离戒毒所警示教育实训基地非常火爆,来自银川市和石嘴山市各社区的“体验”预约都排到了半年以后。

  “为了保证社矫对象‘请进来’教育+实训的效果,我们每个星期只安排2场。”该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安检,我亲眼目睹了高墙电网、森严的场所,还体验了戒毒人员的习艺场景与宿舍生活,尤其是戒毒人员的现身说法,让人心生敬畏。”4月17日,来自永宁县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李某分享自己的感受。

  整队列、升国旗、唱国歌、看宣传片、模拟入监宣誓、行为养成教育、定制化课堂……“每一次警示教育都是一场微缩的‘入监’体验,一切都按真实的来。”该所教育矫治科负责人刘波告诉记者。

  谈及警示教育实训基地设立的初衷,银川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禹金城介绍,2023年,该所在派驻各司法所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过程中发现,部分社区矫正对象身份意识、服刑意识淡薄,对社区矫正具有一定的敷衍、抵抗心理,在矫正期间不服管理、再犯罪情况偶有发生,对改造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该种情形,该所启动专题调研,得到自治区司法厅、戒毒管理局的大力支持。随后数月,该所联系公安、司法、教育、卫健等部门人员到实训基地提供专业指导支持协助。利用闲置的场所办公楼以及现有的部分设备,逐步建成警示教育实训基地。教育基地建设以来,已组织500多名社区矫正对象到基地开展法律法规学习、爱国主义教育、警示教育等活动10余场次。

  “真正实地走进场所,才深刻感受到自己现在相对自由的社区矫正身份是多么值得珍惜。”走出基地,社区矫正对象徐某感触颇深,此次警示教育让他端正了心态,“高墙内外,完全就是两种人生,只有遵纪守法才能拥有美好生活”。

  经验输出 “管得住”更要“矫得好”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多次到我家做思想工作,讲解法律知识,调解矛盾纠纷,最终将我从再犯罪的边缘拉了回来。”4月28日,家住石嘴山市惠农区的社区矫正对象马某某说,矫正期间,不仅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而且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和处世的方法,以后将好好工作、遵纪守法,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法律释疑、教育监督、提醒鼓励……当日,银川强制隔离戒毒所派驻惠农区司法局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民警组织社矫对象学习典型案例,交流分享自己主动参与纠纷调解的故事。

  银川强制隔离戒毒所持续构建“一体两翼”戒毒工作格局,向全区多个司法局派驻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民警,依托实地实情勇于创新,通过筑牢法治底线、提升法治观念、强化就业指导、强化回归指导等,积极开展帮扶工作,确保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

  “走访时,我们通过与社区矫正对象面对面交谈,对他们的思想、工作、日常生活和身体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并重点排查有无重大矛盾纠纷、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思想波动较大等情形。”该所驻满城北街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站民警吴莉告诉记者,为提升社矫对象的社会适应能力,派驻社矫民警还积极协助派驻单位依法依规定期组织社矫对象开展集中教育学习、英雄故事宣讲、观看爱国电影、经典案例剖析等社区矫正工作。

  近年来,银川强制隔离戒毒所积极整合资源,主动将社会化延伸工作与“反向引流”相结合,多元化打造集社区矫正和刑满释放人员后续照管、积极参与社会全面禁毒宣传、共同推进警示教育“沉浸式”体验为一体的戒毒社会化延伸新模式。

【编辑】:王锌
【来源】:宁夏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