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法聚焦 > 法治建设 > 正文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龙泉村:自治+共治激活乡村治理动力
2023-03-13    来源:宁夏法治报    作者:    【打印本页】    字体: [][ ][ ]
分享至:
2023-03-13

  春日时节,漫步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南郊的龙泉村,道路宽阔整洁、房屋整齐划一,经过人居环境整治的龙泉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正在这里逐步实现。依托地理优势和深厚的民俗村史文化,龙泉村在大武口区委、社会、村委会及村民多元主体参与和努力下,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龙泉模式”。

  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

  龙泉村背靠贺兰山,因村内有9个天然泉眼而得名,是一个集自然景观、田园风光、乡村民俗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塞上村落。

  “然而,5年前的龙泉村却还是靠天吃饭、赖地穿衣的困顿景象,村民外出务工,乡村建设少人问津,‘空心化’现象严重。”龙泉村党支部书记董继龙介绍,为此,村“两委”以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为突破口,扭转不利局面。

  该村将威望高、积极性强的村民组织起来,在全村倡导移风易俗,进一步革除陈规陋习。通过深挖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历史文化资源,按照“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原则,调动村民积极性,兴产业、优治理,村里面貌得到了根本改观。

  “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采访中,不少村民都有相同的感受,许多在外地打工谋生的村民逐渐“回流”到龙泉村,助力家乡建设。

  “村风民风好了,村民找到了‘靠山吃山’的新路子,房前屋后种上果树,院里搭个凉亭,自驾游客来一场烧烤,别提多喜欢了。去年我们又流转土地种了50栋大棚草莓,休闲采摘供不应求。”董继龙说,随着龙泉村在区内外知名度的不断增长,眼瞧着大巴车一车又一车地驶来,每年都会带给村集体七八十万元收入,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农宅空置率也从50%下降到了5%。

  党建“同心圆”激发“雁阵效应”

  去年石嘴山市推出老旧温棚改造项目,龙泉村作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积极争取到项目资金,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商议此事。是新建,还是对原有温棚进行改造,在会上,村民代表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有多名代表表示,“前期把村集体的温棚进行了转让,但转让费一直未结清,不如把温棚进行回购,并进行改造。这样一来,回购到村上的温棚就是村集体的资产”。经代表大会研究决定,对其中8座温棚进行回购,于去年年底改造完成。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羊肚菌的特色种植,温棚租金也从每座几千元上涨至1.3万元,提高村集体收入的同时,也为龙泉村的乡村旅游产业增光添色。

  近年来,龙泉村村两委通过党建“同心圆”激发“雁阵效应”,构建“街道党工委—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三级共治组织体系,形成“村党支部+合作社+企业+村民”治理模式,以村统筹共建单位、帮扶单位、驻地企业、社会团体等力量,发挥群防群治作用,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协商共治格局。通过结合龙泉村景区实际,打造龙泉村一类村级警务室,就地化解景区矛盾纠纷等。聘请村级法律顾问为全村提供服务,帮助村集体追回损失20余万元,近3年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该村先后流转土地1200亩、盘活闲置房屋46户,搭建招商、服务、管理平台,统一推介、规范经营,引进多家经营实体,带动500余户创业就业。

  如今的龙泉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将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与美丽家园创建和全域旅游结合起来,新建游客接待中心,使之成为集休息室、法治教育室、娱乐室等为一体的活动场所,让普法更接地气。


【编辑】:祁晓瑜
【来源】:宁夏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