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石嘴山市政法队伍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定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重大责任,用担当作为交出一份令人民满意的答卷,全市社会大局始终保持和谐稳定,让群众收获了浓浓的获得感、稳稳的幸福感、满满的安全感。
用心争做忠诚卫士
2022年,全市政法系统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印发工作方案,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市政法系统落地见效。领导干部带头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党的二十大代表陈美荣先后完成宣讲22场次。
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对标修订市委政法委员会工作规则,创新建立政法干部政治档案。制定政法干警政治轮训实施办法,每月举办一期主题政治轮训班,筑牢忠诚之基,强化担当之责,恪守廉洁之本,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
建立全市政法系统请示报告事项清单,对县区及政法单位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开展专项督查,制定政治督查和纪律作风督查巡查五年工作规划,有序开展政治督查和纪律作风督查巡查。
用情守护平安和谐
这一年,全市各级政法单位和广大政法干警紧紧围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这条主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171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465.15万元,共为群众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276件。
办理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2250件;依法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201人、起诉966人。
受理各类案件26267件,审执结24657件,结案率93.87%,石嘴山中院审执结2546件,结案率95.18%;生效案件发改率、结案均衡度、执行案件实际到位率等核心质效指标位居全区五市第一。
持续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治安清查行动,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横向开展十大行业领域整治“回头看”、纵向开展八个专项行动。2022年8月19日,石嘴山市中级法院对被告人郑二虎等30人涉黑案依法进行公开宣判。对组织、领导者郑二虎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开设赌场罪、诈骗罪、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非法拘禁罪、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开设赌场等罪对郑自明、徐志军等29名被告人分别判处20年至8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剥夺政治权利、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或罚金的附加刑;对被告人的违法犯罪所得依法予以追缴。
坚持深入推进反诈人民战争,以各种形式提升反诈宣传活动实效,最大程度实现“目之所及都是防范提示”,推动辖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态势得到迅速遏制。2022年1月至11月,全市电诈案件同比下降14.8%,财产损失同比下降24.6%。
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摸排线索62条,破获案件15起,为群众追赃挽损20余万元。被告人安某某因诈骗罪被平罗县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政法机关打响全市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第一枪”,抓获犯罪嫌疑人1人,破获案件11起,挽回受害群众全部经济损失21万元。
欣安小区住户董某和楼上住户张某因养狗问题发生纠纷,积怨已久,邻里矛盾一触即发,此事经过大武口区公安分局青山路派出所社区民警孔连荣上门调解,两家人终于达成一致,握手言和。“一天到晚不在家,这日子没法过了……”坐在桌边的一对年轻夫妻吵嚷着闹离婚。“我们调解的目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让你们安心好好过日子,你们细细想想……”大武口区司法局锦林司法所马清华调解工作室调解员简单朴实的几句话,让年轻的丈夫低下了头,真诚地给妻子道了歉,承诺回家一定好好过日子。这些都是基层化解矛盾的缩影,更是一个个“小平安”汇聚成“大平安”的真实写照。
2022年,基层法庭、交警队、派出所、司法所、社区警务室等均设立调解室,多措并举探索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
全市开展命案防控专项行动、矛盾风险隐患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活动,全市社会治安形势总体平稳可控,牢牢守住了“三个不发生”底线。
用力拼出向好态势
石嘴山市建立“1+3+X”学法清单,实现领导干部学法述法全覆盖。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督察、交叉互查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中央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反馈61项问题全部整改到位。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探索推行轻微违法告知承诺、首违不罚、“721”执法模式等柔性执法新机制。成立市、县、区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开展行政应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由上半年的61.6%提高到98.7%。
创新建立律师年检政治审查制度,在全区率先实现公职律师工作全覆盖,石嘴山市被列为全国法律援助异地受理试点地区,全区乡镇(街道)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试点工作观摩推进会在石嘴山市举行。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实现“法律明白人”村(社区)、队(组)、网格全覆盖,石嘴山市成功创建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5个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石嘴山市司法局先后被评为“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
印发社会治理和谐市建设实施方案,构建“34567”“蓝图”和“施工图”,建立“1+5+5”市域社会治理运行机制,细化13类70项240条具体任务,对10个牵头单位和三县区实现督导检查全覆盖。17个案例入选自治区市域社会治理优秀成果案例。率先在全区建立市县乡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立“8+X”信访案件协调配合化解和领导包案化解机制,率先实现信访联席会议制度乡镇(街道)全覆盖,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县区公安机关建设、改造升级服务民生和基层社会治理社区警务室166个,石嘴山市基层警务室基础设施提升工程获评“2022民生示范工程”。
石嘴山市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基层治理经验被中央改革办在全国交流推广,“调赔结合全力化解医患纠纷”和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领域风险隐患经验做法分别在第五次、第七次全国市域社会治理创新研讨班上作重点交流发言。
严格落实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常态化持续优化执法司法环境。大武口区委政法委荣获全国“新时代政法楷模”集体荣誉称号,平罗县公安局获评“全国优秀公安局”。制订全市政法系统“3331”工程实施方案,依托“五心学院”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培训力度。
用智探索特色经验
这一年,石嘴山市通过激发全市政法队伍工作创新热情,创造出许多可复制可借鉴的政法工作经验,引起上级高度关注。
如今,石嘴山构建社会治理和谐市建设“34567”“蓝图”和“施工图”模式,建立“1+5+5”市域社会治理运行机制,全市政法系统“3331”工程实施方案模式,法律援助异地受理试点模式,建立“1+3+X”学法清单模式;创建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模式,率先在全区建立市县乡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机制,建立“8+X”信访案件协调配合化解和领导包案化解机制;改造升级服务民生和基层社会治理社区警务室改革模式,探索推行轻微违法告知承诺、首违不罚、“721”执法模式等柔性执法新机制;成立了市、县、区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开展行政应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基层治理经验,在基层法庭、交警队、派出所、司法所、社区警务室等设立调解室,探索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开展命案防控专项行动、矛盾风险隐患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活动,以各种形式提升反诈宣传活动实效,最大程度推动辖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态势得到迅速遏制,持续开展治安环境打击整治清查行动,主动深入全市各领域开展办理公益诉讼案件,持续深化全域平安创建,持续深化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秉承“积小安”“聚大安”的工作理念等政法工作经验做法,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产生广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