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法聚焦 > 法治建设 > 正文
兴庆区法院:优化窗口服务助力诉讼提速增效
2022-12-15    来源:宁夏法治报    作者:    【打印本页】    字体: [][ ][ ]
2022-12-15

  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法院是全区案件体量最大的基层法院。近年来,为贯彻司法为民宗旨,该院围绕“一站式”诉讼服务建设,细化服务流程,强化制度约束,配备高科技设备,让数据跑在前,群众少跑腿,将窗口服务与诉前纠纷调解无缝对接,延伸服务触角,提升办案效率,受到群众和法律工作者的一致好评。

  全面改造升级

  拓展诉讼服务中心

  “走进安检大厅,一应俱全的设备科技感满满。”很多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为切实解决群众“门难进”的问题,2020年建成并投入的安检大厅建筑面积由原来的不足70平方米增加至435平方米,安检通道由原来的一个增加至三个,每小时最大安检人数由原来的不足500人增加至现在的1500多人,有效缩短了安检时间,避免当事人在室外长时间排队。

  兴庆区法院综合办公室运用大数据、人脸识别、视频行为分析等先进技术,构建信息综合管理平台,通过信息科技手段提高安检工作效率。

  “安检大厅配备的双源双视角智能安检机,可垂直、水平两个视角识别物品,有效避免物品重叠、遮挡等带来的干扰,大大提高识别率及通关率。”兴庆区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新建的安检大厅还设置了等候排椅,配备了自助材料转接柜、饮水机、急救药箱、轮椅、报刊架、电子显示屏等便民设施,最大限度为来院群众提供舒适的安检环境。

  身高不足1.2米、一双闪亮的大眼睛、胸前一块晶蓝色显示屏……在新建成的诉讼服务中心,还站着一位萌态十足的“法务精灵”——智能导诉机器人“灵犀”。作为一名“能说会听、服务周到”的导诉员,“灵犀”具备司法公开、诉讼指引、法律问答、风险评估等功能,依托前沿人工智能技术,方便当事人熟悉立案流程、分析案情并作出推断,还可依托语音提示带领当事人前往办事窗口,完成任务后再返回充电桩给自己“放个假”。

  除了“灵犀”,该院还为诉讼服务中心配置了诉讼风险智能评估自助终端、智能诉状生成自助终端、多功能查询机、自助复印机等7台智能化服务终端,可为当事人免费提供诉状代写、诉讼风险评估、自助阅卷等服务,满足当事人各种立案需求,提升诉讼体验,加快诉讼进程。

  诉讼便民智能化

  让司法服务触手可及

  云端立案、互联网法庭、网上缴费、电子签章、安全管控平台电子送达、律师线上申请阅卷等诉讼活动的覆盖,兴庆区法院持续将司法工作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建成了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智慧法院信息系统,让司法便民服务触手可及。

  “法官,我在外地,没法如期去法院开庭。”今年11月,当事人张某通过“12368”诉讼服务热线询问。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承办法官线上开庭审理了这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互联网法庭集成了实名认证、远程电子签名、笔录管理、证据管理以及录播管理等功能,实现与审判系统对接,并将参加庭审的小程序入口纳入移动微法院统一门户,当事人只需登录该系统,便可和法官、书记员同处一个‘法庭’内,按照法官的指引参与庭审,与真正的庭审并无不同。”目前,该院已为23间法庭配备了互联网法庭。

  “我们还配备了电子签章管控系统,通过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方式管理印章,实现了人印分离和有效管控盖章过程。”该院综合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当事人的裁判文书立等可取,“我们也成为全区首家印章及裁判文书输出可留底追溯的法院。”

  诉讼缴费曾令当事人困惑不已。该院在保留传统诉讼缴费服务窗口的基础上,积极与自治区财政厅、中国农业银行沟通协调,探索研发出便民诉讼缴费程序,当事人可通过扫描二维码选择农行掌上银行或微信等支付方式,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一站式”档案调阅

  提供高效司法服务

  “来了就调,调了就走”,前来调阅的当事人对兴庆区法院档案管理工作大加赞赏。

  “法院档案窗口是当事人及公检法司、纪委监委等部门调取较为频繁的服务岗位。”为了便民且提高工作效率,兴庆区法院档案室于2018年2月14日就完成数字化档案达标,当事人及公检法司、纪委监委等部门可持本人身份证件和介绍信、工作证等有效证件前来档案借阅室,通过自助阅卷机查询其名下所涉诉的案件数量及明细情况。还可以通过档案管理员授权电子卷宗借阅码,通过自助阅卷电脑进行查阅电子档案卷宗。这样的调档方式既减少了人工调档的排队,也方便群众查询,还保证了案卷的存储,从而实现了档案网络化、数字化。


【编辑】:祁晓瑜
【来源】:宁夏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