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添彩 天津政法系统这样做
2024-03-27    来源:天津政法报    作者:    【打印本页】    字体: [][ ][ ]
分享至:
2024-03-27

  民生无小事,百姓大如天。上世纪60年代,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的干部群众在工作中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已经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六十载栉风沐雨,在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发展的今天,天津市不断探索新路径,走出特色化发展之路,让“枫桥经验”穿越时空焕发新活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党的领导引航

  合力下好“一盘棋”

  群雁高飞靠头雁,船载万斤靠舵人。坚持党建引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政治底色,要旗帜鲜明地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把基层党建贯穿治理全过程和各方面。全市各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红色动力”。

17c8d98022fd4c3e8d7563cb1d04ab37.jpg

  红桥区不断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机制,形成政法委员统筹“政法干警+社会力量”的调处合力,在街道建立政法工作组,组织政法干警下沉一线,补齐社会治理短板,有效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2021年,位于城乡接合部的铁北路地区被划入红桥区和苑街道时,低矮的胡同联排、空置院落连片、电线网线乱搭……各类矛盾问题频发、安全隐患重重,居民们怨声不断。为了把居民的问题厘清、理顺、办好,和苑街道坚持政治引领,统筹下沉政法力量和社会解纷力量开展整治工作。

  通过“吹哨”调度,公安、住建、城管、供电等多部门集中介入,排查出租房屋、流动人口,为没有路灯的道路安装路灯,大规模清理电线网线等空中“蜘蛛网”,整改易燃物堆积等安全隐患,使得该地区环境焕然一新。“社区环境好了,治安秩序也好了,现在来这里经营的商家多了,我们居民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统筹合力促治理,改造后的铁北路地区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将党的基层组织作为“主心骨”,河西区越秀路街港云里社区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将调处关口前移,综合施策,探索出老旧社区解纷“三聚焦”工作法,实现家庭纠纷“不出门”,邻里纠纷“不出楼”,公共纠纷“不出院”,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3171d10bd13d4cf1b80679f3a1b0f3ea.jpg

  2021年5月,港云里社区成立“红色议事厅”。议事厅成立不久,社区党委针对一直以来居民反映强烈的“停车难”问题,借助日常巡查、入户走访、党员活动等机会,深入群众、倾听民意、了解诉求。

  之后,社区开设包括车主、无车居民、一楼住户、常住户、租户等不同人群在内的“议事厅协商专场”,进行“分桌讨论”,让大家各抒己见。最终,《港云里社区车辆管理实施方案》获得居民高票通过,达成了“以居民为主、分类管理、限量进入、错时停放”的共识。“红色议事厅”的工作取得“开门红”。随后,在社区和相关部门的努力协调下,整合社区内资源,为居民拓展停车位1187个,让“停车难”得到有效缓解。

  构建“大调解”格局

  “一站式”定纷止争

  2020年5月,本市建立了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全国首创在市、区、街乡镇三级建立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20多个市级部门、10多个区级部门分别进驻同级矛调中心,集调解、信访接待、诉讼服务、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功能为一体,让群众享受“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据统计,三级矛调中心运行以来,接待受理各类投诉办结率达97.3%。

  以河东区为例,区、街两级矛调中心不仅让信访人“有说话的地方”,还对区内重复到访事项进行梳理,分批确定了疑难复杂事项,采取领导包案、专家研判、定期调度、联合会商等方式攻坚化解难题。

  在实践中,融入人民调解的不仅有访调,还有公调、诉调、检调。截至目前,全市建立公调对接人民调解组织248个,去年一年转递的矛盾纠纷占全部矛盾纠纷警情的16.7%,化解率达到91.1%,组建检调对接调解组织10个,建立市、区两级访调委17个,建立诉前调解组织34个,形成了人民调解为基础的“N+调解”工作模式。2023年1月,《天津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实施,有力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发现、多元化解、保障监督4方面工作法治化。多方参与的“大调解”格局为群众提供灵活便捷、可供选择的矛盾纠纷化解渠道。

  让进门时原本一肚子怨气的群众,能心平气和地出门,“解死结”“融坚冰”的诀窍源于创新。

c86ef39822904372b693710aae384513.jpg

  东丽区中小企业和灵活就业群体多,劳动人事争议数量多。2023年,东丽区创新推出仲裁、工会、信访、司法、法院共同参与,部门联合、队伍联建、问题联治、执行联动的“五方四联”工作法,成立联合调解室,以“个案解决”为指引,不断优化矛盾纠纷处置方式,变“被动处置”为“主动调处”,用真情解纷温暖群众。

  今年年初,东丽区某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拖欠职工工资。为减负自救,企业与部分职工协商解除劳动关系,遭到职工抵制,双方矛盾不断激化,先后有40余名职工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以下简称区仲裁院)申请仲裁,要求企业支付工资。

  由于涉及金额较大,直接进入仲裁程序很可能让企业难以存活,依托“五方联动”机制,区仲裁院召集区法院、司法局、工会、信访办,共同推进纠纷化解。根据区内物流运输企业多、有用工需求的实际,为部分职工提供调剂岗位;增派律师进驻区仲裁院调解室,在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组织双方当事人沟通,最终签订调解协议并支付32名职工工资。对于不接受企业制定的工资和补偿标准的4名职工,进入仲裁程序裁决结案,既给了企业生存空间,又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夯实基层基础

  守好“家门口”的幸福

  解读“枫桥经验”背后的“密码”,群众路线是基本立场。武清区把资源、服务、管理送到群众“家门口”,动员组织乡贤力量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

  “调解工作要学会倾听,让当事双方尽情释放自己的委屈、愤怒和诉求,再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当老百姓切实感受到诚意,离调解成功就更近一步。”在武清区乡贤人民调解协会理事、东蒲洼街道蒲瑞馨园社区“老沙调解室”主任沙乃臻看来,调解是一门艺术,要讲亲情、讲友情、讲乡情,用这些老百姓的“法儿”,来解决老百姓的“事儿”。

  去年12月的一天,社区物业保洁人员由于疏忽没有将楼道地面擦干,致使地面结了一层薄冰。居民陈大姐出门倒垃圾时,一不留神滑倒在地,造成胯骨骨折。就摔伤后的赔偿问题,陈大姐与物业公司起了纠纷。

  在“老沙调解室”,沙乃臻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并根据损害赔偿的相关法律规定,逐一为陈大姐进行分析,并与物业公司沟通,劝导其积极承担责任。经过一周努力,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物业公司赔付陈大姐1万余元,双方握手言和。

  通过熟人、能人、贤人,利用人熟、事熟、社情熟,采取以法服人、以理明人、以情感人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如今在武清区,乡贤调解触角不断延伸,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近年来,全市各区统筹发挥社会组织力量作用,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方面深耕细作。目前,全市共有人民调解组织6200余个,社区(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全覆盖”;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650余个,涉及医疗、交通事故、物业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人民调解体系。

  将调解“窗口”开到百姓“家门口”的不仅是社区,还有法院。2021年,北辰区法院青光人民法庭在韩家墅村、青光村和双青新家园片区分别设立“青光人民法庭便民工作站”,选派法官轮流进驻工作站,开展诉讼引导、立案审查、咨询解答、诉前调解等“一站式”便民服务,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就地解纷。

  以深厚情感为民解难,以强烈担当勇担重任,以创新举措突破困局,推动形成多元共治社会治理格局,凝聚合力“一站式”满足群众诉求,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家门口”。本市政法系统紧紧依靠群众,进行探索创新,努力让“枫桥经验”绽放新光彩,让平安天津的成色更足,百姓幸福底色更亮。

【编辑】:王锌
【来源】:天津政法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