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群众安全感达98.98%!“五治融合”蓄势赋能打开湖北黄石市域社会治理新局面
2023-05-18    来源:中国长安网    作者:    【打印本页】    字体: [][ ][ ]
分享至:
2023-05-18

  黄石,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素有“半城山色半城湖”美誉。这里工业文化底蕴深厚,三千年炉火生生不息,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

  2020年,黄石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后,全市上下坚持一流标准,强化共同缔造理念,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主线,积极推进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打开了市域社会治理新局面,让这座老工业城市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三年来,黄石群众安全感从2019年的94.5%提升至2022年的98.98%,解决矛盾纠纷有效率提升20个百分点,均创历年最佳成绩,为加快建成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服务群众

  “政治”领航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2020年初,东楚大地,春潮涌动。

  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后,黄石市谋定快动,紧锣密鼓开展首批试点争取申报工作。

  很快,好消息传来:黄石入选全国第1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

  击鼓催征稳驭舟,奋楫扬帆启新程。黄石市委高度重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由市委书记亲自抓,将社会治理成效纳入了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迅速动员部署,吹响“起步即冲刺、决战即决胜”的号角。

  为推进工作走向深入,黄石把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摆上党委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听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汇报,近三年共研究相关工作议题60个。

  为推进工作取得实效,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通过了《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决定》,并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施意见》等“1+5”配套落实文件。

  为推动工作不断迈向新高度,市“十四五”规划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行专章论述,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一个中心、五个示范区”的奋斗目标,将试点工作上升为“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的重要位置,列入全市发展目标。

  与此同时,全市各级各地党委同市委同频共振、同题共答,各县(市、区)均将推进县(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列入“十四五”规划和本届县(市、区)委工作内容之中。

  不负韶华争朝夕,不待扬鞭自奋蹄。三年来,黄石踔厉奋发、蹄疾步稳,紧紧围绕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这条主线,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深化体制革新,健全制度机制,层层推动试点工作落地落细落实。

  截至目前,黄石已完成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中所包含的全部量化指标任务,其中13项超额完成,市本级新建制度154个,完善机制133个,县(市、区)建立健全制度机制100余项,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法治”保障解决社会治理难题

  “当时我根本没考虑其他的,只想着上去帮一把。”面对他人突发疾病倒地,67岁的市民纪先凤毫不犹豫地走上前去,选择伸出援助之手。

  3月19日上午,纪先凤从家里出发,坐公交车前往黄石市中心医院,给正在住院的儿子送饭。在湖滨大道摩尔城公交车站下车后,她往医院方向走了没多远,就看到一名男子倒在地上。

  “我看见倒地男子外衣敞开,眼镜掉在地上,当时气温不高,怕他冻着,赶忙帮他扣好衣服,然后将眼镜收起来装在他的兜里。”看到男子在地上抽搐,嘴角还有血,纪先凤没有多想,蹲下来伸出援手。此时,在她身边,一名外卖员刚刚掉头去马路路口找民警,另外一名大学生上前帮忙摘下了男子的口罩。

  社区居民、外卖骑手、大学生、公安民警……在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市民帮助下,倒地男子被送上救护车,前往医院接受救治,最终转危为安。而在喧闹的街头,纪先凤和其他参与施救的好心人一样,默默走进了人流之中。

  有人倒地,究竟扶不扶?黄石人用行动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在这背后,始终有强大的法律后盾在做支撑。



  司法局下基层开展普法活动

  2020年10月1日,《黄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作为一部填补我市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地方立法空白的法规,《条例》不但回应了社会关切,而且还明确了倡导与鼓励的文明行为。针对“扶不扶”这个灵魂拷问,《条例》鼓励助人为乐,推进黄石形成互帮互助的社会氛围。

  法者,治之端也。三年来,黄石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加大社会治理领域立法力度,针对群众关心的饮水安全、出行安全、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等问题,先后出台《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生态控制线管理条例》《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10部地方性法规,用法治实实在在解决社会治理问题。

  “自治”固本实现共议共建共享

  每周五下午,开发区·铁山区矿山路社区网格议事点都要开“小会”。

  社区居民把这项会议称之为“家常议事会”。会议时间一到,居民们便带上小板凳,来到网格议事点,就地而坐,闲聊生活、诉说需求、分享方法。

  “大到小区改造、垃圾分类,小到谁家水电报修、阳台花盆怎么摆放,都能在会上说。”社区居民郭三哈说,有啥诉求,在会上说,准有人帮!

  “家常议事会”越聊越热,居民“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如今,矿山路社区在6个网格建立了12个网格议事点,居民在这里开“小会”,聊出了共享工具箱、便民充电停车棚、闲物交换空间等16个民生项目,化解了居民生活中的堵点、痛点。

  居民事居民议,居民事居民管。在矿山路社区,79岁的最美志愿者董宏才,自从退休后,每天揣着维修包,不是为这家邻居更换自来水龙头,就是为那家老人修理小家电;优秀党员王秀清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在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还热心帮助小区独居老人。12年来,她结对帮助过100多位空巢、孤寡、行动不便的老人;社区下沉党员阎红勇组织成立了一支矿山路社区解说员队伍,利用“小喇叭”宣讲矿山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老铁精神,激发矿山人热爱矿山、建设矿山,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源源不断地注入正能量……

  “为了更好的服务居民,社区构建了以‘居民与居民之间睦邻互助、居民与组织之间睦邻守护、组织与组织之间睦邻共建’的睦邻模式,让社区治理更贴近实际、更富有效率、更有人情味道。”矿山路社区党委书记江华说,为汇聚多方力量,社区成立七彩“益+”志愿服务联盟,汇聚“红橙黄绿青银紫”七股力量,针对社区老年人、青少年、困难群体、特殊人群等开展志愿活动,让辖区居民感受到幸福和谐的居住氛围。如今,这支主要由社区居民组织起来的队伍,已从最初的100人发展到1200余人,服务居民3000余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群众成为市域社会治理的最大受益者、最广参与者、最终评判者,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初心所在。三年来,黄石全面推广“六民工作法”,在城市社区建立网格(小区)议事平台1362个、楼栋议事平台6481个,形成初心驿站、红色驿站、老旧小区楼栋自治、左邻右里议事中心、美好环境+幸福生活(平安生活)共同缔造等自治品牌。在农村,以自然湾为基本单元,黄石成立了5300余个村庄理事会,探索推动村庄理事会、五老和谐会、乡贤理事会参与乡村治理,开辟了乡贤参与基层治理的新渠道。通过发挥基层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黄石引导居民关心社区公共事务,激发了参与意识,实现了共商共议、共建共享。

  “德治”润心汇聚强大精神力量

  “烧了五壶开水,倒给了前来歇息的市民。”“有人来问路,为他们指明了方向。”……5月4日下午,在黄石港区摩尔城王明林志愿服务站内,72岁的志愿者胡玉梅仔细将服务内容填入记录表内。

  胡玉梅是黄石港区青山湖社区居民。退休后,她积极主动地加入到了黄石志愿者队伍中来。“我现在还能动,能为身边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心里很高兴。”

  按照排班情况,这是胡玉梅第一次负责在王明林志愿服务站里值守。然而,她对“王明林”这个名字再熟悉不过了。



  王明林义务讲党课

  “王明林来过我们社区,还讲过党课!”胡玉梅知道,这位被人们称为“党史爷爷”的88岁退休党员,在几十年里坚持学习党史,记录学习笔记近40本,收集保存党史资料有1米多高。更令人敬佩的是,王明林还义务宣讲党史16年,足迹遍布黄石机关单位、街道乡镇、军营警所、中小学校,以坚定信仰跟党走、牢记初心报党恩的精神风貌,引领广大干部群众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前行的力量。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在王明林的示范引领下,一群像胡玉梅一样的热心市民加入到“王明林志愿服务队”“王明林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中来。他们活跃在城市大街小巷,积极参与着城市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志愿服务强大正能量。

  一群人影响一座城。“在口口相传中,‘王明林志愿服务’这块金字招牌也越擦越亮。”在值班当天的早上,胡玉梅遇到了一对20多岁的小情侣,来志愿服务站找遗失的身份证。“我问小情侣为什么来志愿服站寻求帮助,他们的回答是看见‘王明林’三个字便第一时间进来了。”

  “德治”润心,引导着群众明是非、辨善恶、守诚信、知荣辱,汇聚了黄石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三年来,黄石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现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梳理群众需求形成文明实践项目清单200余项,近两年开展理论宣讲、市民教育、文化文艺、便民服务等活动6万余场、覆盖200万余人次。

  与此同时,黄石还持续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推进道德讲堂“六进”、寻找“最美家庭”等活动,在全社会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和先进事迹宣传宣讲,让文明之花开满东楚大地。

  “智治”赋能提升社会治理效率

  “邻里之间要是出现矛盾纠纷,我把信息往手机上一录入,省综治网格化平台就能快速处置解决问题。”在下陆区广州路社区,智能网格手机成了网格员易露每天随身携带的“宝贝”。

  黄石市广州路社区既是一个万人社区,又是全市最大的棚户区改造安置点,人员结构复杂,管理起来难度不小。“以前社区居民反映问题,我们要上门处理,再协调相关部门帮助解决,然后填写走访日志‘留痕’。”一来二去,易露发现,网格员跑腿搜集到的一手信息不但只能长时间停留在纸上,而且居民反馈的“急难愁盼”事情还存在着办结率低的问题。



  社区网格员利用综治网格平台上传信息

  2022年1月,省综治网格化平台在黄石试点工作启动,这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契机。“如何让‘网格员跑腿’变成‘大数据跑路’,提升居民‘急难愁盼’事情办结率,是省综治网格化平台在黄石应用实践与探索的一项重要目标。”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李江新介绍,在推动省综治网格化平台不断完善和落地见效的过程中,黄石为破解基层数据采集工作量大和难的问题,将公安部门户籍数据、网格员台账数据等结合起来,构建了人口、房屋、案件、特殊人群、机动车等精准数据库。

  基础数据的完善,让黄石探索出了一套“人房楼”图上作业方式,研发了人、房关系映射的“人房楼”图上作业数字模型,全面实现“以人找房、以房管人”,有效减少了网格员工作负担。

  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如果遇到网格员现场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就用手机打开省综治网格化平台,在对应的地图点位上输入需要解决的问题信息。”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后,易露和其他网格员只要动一动手指,就能通过平台把信息第一时间转发到对应的职能部门进行处理。“处理结果也会在平台上进行反馈,有效提高了居民‘急难愁盼’事情的办结率。”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离不开智治支撑。三年来,黄石一方面以省综治网格化平台在黄试点为契机,横向联通公安、卫健、司法等核心部门数据信息,纵向贯通省、市、县、乡村五级网络,形成了“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治理模式,获得了省委政法委高度评价。另一方面,黄石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治理、民生服务深度融合,在政府网站开辟政务服务专栏,将与居民群众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业教医保农、办证办企业政策细化为12个大项、82个小项,并投资4亿元建设“城市大脑”,构建“市级——区县——街道”三级协同指挥平台,实现城市治理“一屏观全城、一网管天下”。


【编辑】:祁晓瑜
【来源】:中国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