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视觉在线 > 正文
你见过像客厅一样的法庭吗?来看看这地法院“圆桌式审判”
2022-04-19    来源:宁夏法治报    作者:马哲 马旭    【打印本页】    字体: [][ ][ ]
2022-04-19

 

2016年,银川市兴庆区法院成立我区首个家事审判合议庭,从此,该庭法官每天与婚姻财产、离婚、遗嘱继承、赡养等家事案件打起了交道,开启了我区法院在家事审判中的实践和探索。“与审判工作不同的是,调解家事纠纷,需要带着一份特殊的温度,在家事审判中要力求柔性执法。”兴庆区法院负责家事审判的法官范秀利说。 

image.png

日前,兴庆区法院家事法庭对一名涉案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进行教育督导。

不同于常规法庭“原告”“被告”的席位设置,记者在这个特殊的法庭看到,一个个写有“妻子”“丈夫”等家庭成员字样的席签围绕在审判桌旁。 

“一张圆桌,愿一家团圆,得一家幸福。”兴庆区法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之所以设置圆桌,是希望当事人在法庭上放松心情,通过营造和谐的氛围,使其心平气和地接受调解。 

“如果能早点遇到你们,我们的夫妻关系也不会到此地步。”近日,一位老人拉着李晓文的手激动地说。李晓文是宁夏和谐婚姻家庭辅导咨询中心主任,2021年2月19日,她和团队走进兴庆区法院,开始受理法院委托的家事纠纷庭前调解工作。之后的工作中,李晓文遇到一对特殊的当事人,年近七旬的老夫妻因18年前的恩怨彼此伤害甚至反目成仇,子女也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妻子向心理咨询师诉苦水时,明显可以感觉到她全身在颤抖,丈夫坐在沙发上,一旁的女儿看着父母这般模样,无可奈何只能默默哭泣。”李晓文回忆当时见到他们的情景。经过多次耐心调解,两位老人终于冰释前嫌,这个家庭也留下了第一张全家福。

日前,记者来到贺兰县法院德胜法庭,负责该法庭家事审判工作的法官李瑞刚刚完成一对年轻夫妻的调解工作。

image.png

近日,贺兰县法院德胜法庭工作人员接待当事人。

“作为一名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检察官,我们能不能给他们开启一条充满阳光的路,是未检工作的重中之重。”兴庆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马国春说。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并不以案件定罪量刑为最终目标,而是要探究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产生的原因,帮助他们重回正常轨道,实现未检工作的利益最大化。”马国春介绍说,近年来,为织牢织密保护未成年人这张大网,银川市人民检察院通过多种措施化解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记者在兴庆区检察院看到,该院设立未成年听证室、心理咨询室、宣泄室等。2020年7月27日,该院和兴庆区公安分局联合打造的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揭牌,这是宁夏首个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200多平方米的空间被分为多功能厅、询问调查室、检查取证室、提前介入室、心理关爱室、亲职教育室6个功能区,“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正在发挥着它的积极作用。

“2018年开始着手设计并实施‘母亲教育课堂’,我希望从家庭教育入手,把教育关口前移,让母亲成为预防青少年问题发生和家庭矛盾发生的第一有力推手。”谈及创办“母亲教育课堂”的初衷,银川市公安局金凤区分局阅海万家警务室民警侯金知说。

2018年的一天,侯金知接到高中生李莎莎(化名)的求助电话。经了解,因家庭变故,李莎莎变得沉默寡言,放学后就将自己关在小屋里,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的同时,也加剧了家庭矛盾。接到求助后,侯金知开始了对李莎莎及其家庭长达一年的跟踪辅导。在她的不懈努力下,这个家庭不仅走上了正轨,李莎莎也开始了新的人生。这只是“母亲教育课堂”的一个故事。如今,“母亲教育课堂”已举办上百场,听课人数达7000余人,受益家庭众多。曾经的问题少年步入正轨,常年矛盾不断的家庭变得和谐……侯金知告诉记者,在做好警务室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她会将“母亲教育课堂”一直延续下去。

把家庭作为开展社会治理的主阵地,便于统筹社会资源、集中优势兵力做好家庭教育、矛盾调处和志愿服务,用一个个向善向好的“小家庭”凝聚起幸福和谐的“大社会”。我区政法系统在基层治理中,重视家庭这一小“切口”,用行动实践着平安建设这篇“大文章”。


【编辑】:王锌
【来源】:宁夏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