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宁夏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进展成效新闻发布会”。
会上,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负责人从产业发展质效、科技创新能级、城乡融合水平、生态环境颜值、改革开放深度、民生幸福指数等六个方面全面跃升,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宁夏发展改革事业的主要成就。
过去5年,全区上下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精耕细作、攻坚克难,有力有效应对多重压力考验,“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等7项指标提前完成,经济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15项指标符合预期,306项战略任务全面落地,137项重大工程稳步推进,实现了“一个历史性跨越”,书写了“六个全面跃升”崭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宁夏在统筹推进先行区建设方面构建起了先行区建设的“四梁八柱”,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推进格局,取得了关键领域显著成效。尤其是2024年,六个方面十六条经验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集中向黄河流域各省区推广。同时,“十四五”期间,银西高铁、中兰高铁、银昆高速相继通车,基础设施项目对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效应逐步显现。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方面,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占比33.6%、居西北第一;积极开展重大科技攻关,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研制出一批首台(套)产品,填补了多项国内和国际空白;实施“才聚宁夏1134行动”,引进区外人才超1万名;持续深化东西部科技合作,引进转化科技项目800余项,推动东部优质科技成果在宁夏转化应用。
在回应老百姓新需求和新期待方面,“十四五”以来,自治区在争取重大项目补短板、织密社保网络暖民心、破解急难愁盼惠民生三个方面用力、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努力创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的高品质生活,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有盼头、更有甜头、更有底气。
在乡村全面振兴方面,2024年全区一产增加值451.2亿元,增长6.2%,居全国第四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15元,增长7%,居全国第六位,粮食总产量385.9万吨,实现“二十一连丰”……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取得了老百姓可感可及的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