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口前移到源头防范,从数据共享到临界预警,宁夏日前出台的《全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全程监管、精准管控”为原则,聚焦健全动态监管体系,通过建设运行交通运输、公安交管、应急管理等系统平台,建立起车辆通行管理、动态风险管控、联合应急处置等一系列安全管理机制,为危化品运输安全绘制出了一幅行稳致远的“路线图”。
规范车辆通行秩序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在具备条件的收费站增设标志标牌,引导危化品运输车辆分道行驶。加强高速公路服务区危化品运输车辆专用停车区的规范化建设,完善相关标志标识设置,实施分类分区停放管理。”8月18日召开的工作《方案》解读及部署会议上,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明确要求。
《方案》以规范车辆通行秩序为抓手,持续推行危化品运输车辆靠右行驶,在重点路段增设电子抓拍设备,严格执行六盘山隧道危化品运输车辆禁止通行规定,严格落实危化品运输车辆0时至6时在高速公路禁止通行的规定。加强危化品运输车辆城市通行管理,高效办理车辆通行证。加强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和桥梁、隧道的联合执法管控,严查车辆无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资质、驾驶员未取得危货运输从业资格、超载、“普拉危”等违法行为。严查闯禁行和逾期未检验、逾期未报废等违法行为。严格通行证办理,规范通行线路审核。
加强动态风险管控
“动态监控是加强危化品运输车辆安全监管行之有效的手段。”会议上,自治区公安厅要求,公安交管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途经路线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限速标准,及时提示、警告和纠正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梳理分析途经辖区危化品运输车辆通行的规律特点,科学安排警力,强化道路巡逻管控,依托执法点、收费站、卡口、服务区拦截处罚,提高现场执法的威慑力。
《方案》提出,建立危化品运输车辆动态分析研判工作机制,公安交管部门利用集成指挥平台、重点车辆管理平台,对危化品运输车辆行驶轨迹、交通违法等进行综合研判,精准布控嫌疑车辆。交通运输部门加强宁夏道路运输监督服务体系平台应用,督促企业及时纠正驾驶员不当行为,及时处理中、高风险预警,实现风险闭环处置。推进公安交管公路防控体系建设应用,构建“路网动态感知、分析研判布控、勤务科学部署、路面精准执法、事故风险干预”的大数据智能应用体系。深化高速公路“一路多方”、错时勤务和视频巡查等勤务模式,坚持线上与线下互补、定点执勤与网上巡逻结合,对预警的危化品运输车辆依法查处。
建模赋能服务实战
实践证明,危化品运输车辆管理,单靠路面管控严查违法只能治标,只有关口前移、源头防范,才是治本之策。
《方案》要求相关部门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应急保障投入,强化事故溯源调查,确保反应快速、协同高效、妥善处置。交通运输、应急管理部门在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高发路段,依托现有资源前置配备一批应急救援设备,提升快速处置能力。健全完善联合监管机制、数据共享机制、风险画像机制。推动建立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公安交管等部门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理“三网”联合监管体系,落实企业、车辆、驾驶人等要素运输环节全链条闭环管控。建立全区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理全流程数据共享机制,建模赋能服务实战。交通运输部门建立危化品运输企业“蓝黄橙红”四色评价机制,公安交管部门建立危化品运输企业“高、中、低”风险画像机制,通过交通运输、公安交管两个维度风险评价,精准管控安全风险,采取约谈、通报、曝光等制度,督促企业整改落实。建立运行“监测—预警—处置—反馈—评价”风险闭环管控机制,有效管控危化品运输车辆通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