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要闻 > 正文
宁夏司法行政系统高质效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5-05-05    来源:宁夏法治报    作者:    【打印本页】    字体: [][ ][ ]
2025-05-05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司法行政系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聚焦创新成果保护、突出创新主体保护、做实创新行为保护,积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持续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以法治之力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

  按下纠纷调解“快捷键”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司法厅持续加强全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体系规范化法治化建设,坚持把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指导知识产权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指导各级司法行政部门与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积极沟通,及时成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组织。目前,全区共成立知识产权人民调解组织12个,实现了市级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2024年以来,全区各知识产权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知识产权案件1228件,调解成功率96%,涉案金额2700余万元,为各单位、个人提供知识产权咨询服务,累计服务130余次。

  鼓励各地多方吸纳社会优势资源,在人才选聘过程中优先选用具有法律背景、知识产权相关背景的专业人士以及专家学者、律师等担任调解员,建立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员队伍,进一步强化宁夏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知识产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大保护”格局建设,指导各地建立和规范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机制。

  向“新”而行多维普法

  近日,吴忠市利通区司法局金积司法所开展以“尊重知识产权 维护市场秩序”为主题的知识产权普法宣传活动。普法宣传志愿者以走访辖区街边商户、发放普法宣传册、解答群众咨询等方式,向群众宣传普及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类别、保护模式等。

  普法宣传“零距离”,知识产权入民心。宁夏回族自治区司法行政系统为赋能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服务保障。

  将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自治区“八五”普法实施意见和年度工作要点重点内容中,结合年度绩效考核和督导,指导各地各部门广泛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印发《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试行)》,将与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纳入国家工作人员年度学法清单。

  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指导各普法责任单位结合工作职能开展法律进企业等活动;组织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开展经常性以案释法活动。探索开展法治社会实践站建设工作,通过在企业建设法治实践窗口,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更好地为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发挥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服务企业送法问需

  2024年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这是宁夏出台的首部知识产权综合性地方性法规。《条例》明确知识产权保护及相关活动遵循全面保护、激励创新、有效运用、重点突破、优化服务原则,强化知识产权体系化服务与管理,确立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政策导向。同时,规范行政保护,加强跨部门跨区域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推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立案标准协调衔接;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凝聚共治力量,推动全社会共同保护知识产权。

  确定立法项目,以法治力量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基层调研,发挥立法联系点“直通车”作用广泛吸纳民意;推进立法计划,快速响应社会需求……随着立法任务的落地,彰显出宁夏司法行政系统在深化改革、保障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更是司法行政系统助力宁夏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初心。

  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宁夏回族自治区司法行政人员寻求保护创新最优解,守护创新创意的源头“活水”。

  深化创新意识、服务意识,探索发挥公证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职能作用,中卫市卫民公证处推出“公证+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作出公证贡献。

  守护创新的火种,还需要走出去为企业未雨绸缪。为此,自治区司法厅与自治区工信厅、工商联、宁夏律师协会联合印发方案,对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形成的优秀法律服务产品进行征集,编印成册供企业使用,助力法律服务与企业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与上海市律师协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高端律师人才的培养,争取经费用于知识产权方面专业律师的培养。银川市录制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知识宣传视频,面向企业开展惠企政策宣传。

  完善知识产权多元纠纷化解机制;深化公证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作用……各项工作放到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高品质需求中去思考和谋划,努力在法治轨道上促进发展、见行见效,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司法行政系统为持续优化知识产权保护、高质效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铿锵承诺。


【编辑】:赵怡舒
【来源】:宁夏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