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枸杞采摘季,中宁县田间地头枸杞树挂满红宝石般果实,呈现出一幅忙碌的景象。中宁县有“中国枸杞之乡”之称,枸杞种植面积达10万亩,已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如何护航枸杞采摘季,如何保护群众“钱袋子”?中宁县公安局主动将警务前移,构建联动护航机制,以“公安蓝”守护“枸杞红”,为产业增效、村民增收保驾护航。
守护“枸杞红”稳健发展
“每年的6到9月就是我们的‘大考季’。”中宁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花铎感慨道。大量采摘工短期涌入,运输车辆激增,随之而来的劳务纠纷、侵财案件、交通事故等风险陡增,传统警务模式难以精准覆盖枸杞产业全链条需求。
面对车流、人流量不断剧增的重重压力,中宁公安将枸杞种植林“网格化”划分,联合党委、政府,发动村干部、老党员等群防群治力量,成立联勤巡逻小组,在村民出门务农之际做足“脚板”功夫,巡逻在乡村路边、走访在枸杞林深处,确保枸杞平安丰收。
6月15日清晨,在中宁县长山头109国道,几辆运送枸杞的三轮车与一辆小轿车发生轻微剐蹭,导致交通拥堵。中宁公安民警快速勘察、拍照取证,在确认无人员伤亡且责任清晰后,立即引导事故车辆移至路边安全地带。不到20分钟,道路恢复畅通,新鲜的枸杞顺利进入中宁枸杞交易市场。
针对枸杞丰收时节辖区群众忙于农事而放松交通安全意识的特点,中宁公安民警以讲述交通事故真实案例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面对面向群众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引导教育广大群众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养成安全文明的良好出行习惯。
对接需求 优化营商环境
“过去一到枸杞采摘期就提心吊胆,怕采摘工闹事,怕经济纠纷,怕路不通。现在好了,有事拨打110,警察同志来得快、办得妥!中宁的治安环境和交易秩序让人放心,我们愿意来这里长期合作。”北京客商刘经理说道。
“工钱怎么算?”“果子摘坏了谁赔?”类似的纠纷时有发生。在中宁县舟塔乡康滩村万亩枸杞基地,一起因采摘质量引发的争执眼看就要升级,种植户老马随即拨打110报警,中宁县公安局指挥中心立即指令舟塔派出所民警处警,不到10分钟,警车便出现在枸杞地头。民警耐心倾听双方诉求,结合当地采摘惯例和公平原则,经过30分钟的释法说理,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握手言和。
为丰富助企服务措施,中宁公安局联合县司法局培训“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收集企业需求,采用“点对点”响应模式,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问题解决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