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平安基石
——2021年宁夏政法工作综述
时间:2022年01月27日 来源:宁夏法治报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回首2021年,法治宁夏建设,足音铿锵;平安宁夏建设,行稳致远。
过去的一年极不平凡,宁夏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政法领域改革击楫勇进,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成效显著,扫黑除恶常态化战果丰硕,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持续深化,执法司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有效提升……2021年,全区政法系统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推进平安宁夏、法治宁夏建设,努力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和优质的服务环境。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宁夏政法机关正在努力书写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政法新答卷。
锐意改革
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
平安,老百姓最朴素的愿望和福祉。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宁夏,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吴忠市红寺堡区柳泉乡柳泉村第6网格员谢仁义入户走访时发现村民周文明打工时头部受伤严重,无法从事体力劳动,迅速将情况上报村“两委”班子和乡镇综治中心。考虑到周文明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柳泉村从村集体收入中拿出3000元进行救助。
“不是周文明向村里要救助,而是村里主动救助他。”柳泉村党支部书记王强说,网格化管理能让村里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赢得主动权,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近年来,红寺堡区实现居民小区、沿街商铺网格全覆盖,将各部门延伸到基层的涉及社会治理的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矛盾纠纷等24大类57项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网格,实现一格多能、组团服务。
红寺堡区构建的城乡治理一张网,是我区基层治理“1+6”政策文件落地见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区大数据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创新建立“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运行体系,建成乡镇综治中心239个、“塞上枫桥”人民法庭34个、派驻公安机关检察室30个、社区(村)警务室2388个、标准化司法所128个。建成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221个,“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95%以上的矛盾纠纷在基层就地解决。
2021年以来,自治区司法厅与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公安厅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一系列文件,通过打造一站式调解平台,积极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塞上枫桥”调解品牌建设,实现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互联互通,让人民调解与群众法治需求密切对接。全区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万余件,成功率97%以上。
服务大局
护航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2021年3月初,银川市西夏区人民检察院在开展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活动中发现,西夏区北郊水源地保护区内存在畜禽养殖、违规放牧、私自倾倒建筑垃圾、违规垂钓等问题,暴露出供水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风险。该院随即向多家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普法进农村”活动,实地走访北郊水源地,广泛听取养殖户意见,并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就水源地污染整治工作进行沟通交流。
目前,北郊水源地保护区内的5家养殖户已自主转移搬迁,清理畜禽460余只,堆放在水源地内的建筑垃圾被彻底清理。西夏区检察院“透过公益诉讼视角,聚焦水源地安全”的做法,获得群众广泛点赞。
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是政法工作永恒的主题。一年来,全区政法系统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宁夏在全国率先出台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促进条例,建立跨区域跨部门重大案事件防范处置合作机制,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办理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750件,审理环境资源类案件2463件。积极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清理涉民营企业刑事诉讼“挂案”,化解P2P、私募基金、网络传销等领域风险。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涉众型犯罪33人,追赃挽损2.37亿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破案数、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同比分别上升138%、120%,止付冻结资金17.25亿元,有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2021年10月至11月,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场大战大考,全区政法机关知重负重,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政法力量。政法部门、基层干警开展卡点查控、溯源核查、研判筛查、转运管控等工作,全力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疾风厉势,涤荡黑恶势力,整饬行业乱象,给百姓稳稳的幸福。扫黑除恶常态化斗争开展以来,我区制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巩固专项斗争成果的实施意见,持续深化信息网络、自然资源、工程建设、交通运输、金融放贷六大行业领域治理,共打掉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2个、涉恶犯罪团伙5个,依法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3.04亿元,破获涉黑涉恶刑事案件259起。
公平正义
深化政法领域改革释放制度红利
2021年10月,由石嘴山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撒某某故意杀人、虐待一案在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副检察长韩林当庭发表公诉意见。石嘴山市检察院全面落实“入额院领导带头办理各类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举措,组成办案团队认真查阅卷宗,审查在案证据,实地查看案发现场,与侦查人员座谈交流,了解案件情况,讨论案件疑难点。同时,自行补充侦查,通过数据挖掘、视频分析、司法鉴定等途径,客观呈现案件事实与证据。此举对带动员额检察官更好地履行检察办案职责、提升办案质效和司法能力、推动检察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2021年,宁夏政法系统持续推进《全区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落实,深化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建设,强化执法司法规范公正。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强政法领域执法司法制约监督制度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自治区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规定》,权力、质效、责任、保障相统一的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模式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全区检察机关对侦查、审判、刑事执行监督各项指标大幅提升,法院诉讼服务质效评估位居全国第14、西北第1,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满意度达94.96%,行政复议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忠诚铸魂
锻造新时代政法铁军
打造过硬政法队伍,是政法工作的根本,也是保证。宁夏政法机关始终抓住队伍建设这个关键不动摇,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新时代政法铁军。
过去的一年,全区政法系统高标准、高起点推进两批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1.8万名政法干警接受了革命性锻造,得到了中央督导组的充分肯定。各级政法机关开展各类学习、轮训、研讨8500余场次,政治忠诚思想根基进一步筑牢。
全区选树28名政法英模和百名先进典型,组织开展“1+5+N”模式巡回宣讲活动。吴涛、逯克刚、王永良、张洁、郑健卫、陈美荣、杨鸿胜、郭美玉、杨健……一个个政法英模、先进典型的名字被人们铭记,他们的感人故事和典型事迹,展现了对党的忠诚、对政法事业的热爱、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和新时代政法干警的忠诚担当、为民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
宁夏政法系统出台“我为群众办实事”18大类104项具体民生实事举措,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群众对第一批、第二批教育整顿满意率分别达97.58%、95.19%。
使命在肩,砥砺前行。新的一年,全区政法系统将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中央政法委、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统筹安全和发展总要求,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在新起点上奋力推进新时代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宁夏、法治宁夏,为加快建设先行区、继续建设美丽新宁夏提供有力保障,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宁夏法治报首席记者 马涛)
中央依法治国办反馈组向宁夏反馈督察意见 刘玉亭传达督察反馈意见 陈润儿主持并讲话 咸辉出席
1月24日,中央依法治国办督察宁夏反馈会在银川召开。中央依法治国办反馈组组长、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刘玉亭传达督察反馈意见,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自治区党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主任陈润儿主持会议并讲话,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自治区党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副主任咸辉出席。
- 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员会2022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2022-01-25
-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胜利闭幕 陈润儿咸辉崔波... 2022-01-24
- 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胜利闭幕!敬终如始 勇毅... 2022-01-24
-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隆重开幕 陈润儿主持 咸... 2022-01-21
利通公安“四个转变”强化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建设

全区公安机关改革和加强派出所工作推行以来,利通区公安分局紧盯“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导向,立足辖区派出所实际,强化组织领导,突出“四个转变”,大力推进标准化、专业化、合成化综合指挥室建设,不断健全完善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详情]
- 为胜诉当事人兑现“真金白银” 2022-01-26
- 贺兰法院吹响涉民生案件执行冲锋号 2022-01-25
- 石嘴山交警凝心聚力保路畅民安 2022-01-24
- 盐池公安筑牢防线守护宁夏东大门 2022-01-21
院庭长问案子算监督还是干预?教育整顿这样筑牢制度防线

“决不能让制度高开低走、束之高阁,沦为‘纸老虎’‘稻草人’!”教育整顿收官之际,长安君深入安徽、福建、海南等地,探究这场政法队伍深刻的自我革命之中,如何用制度确保教育整顿不是“雨过地皮湿”,切实发挥出保长远、利根本的实际功效。 [详情]
- 中央网信办:集中整治网络暴力、散播谣言等问题 2022-01-25
- 八部门单位联合开展2022年春节期间“春暖农民工... 2022-01-24
- 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反馈整改工作启动 2022-01-21
- 今年我国将加大力度完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2022-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