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川市破障闯关解码平安建设新路径
时间:2021年01月12日 来源:宁夏法治报
平安是福。
人民群众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平安。近年来,银川市持续发力、多措并举,平安建设走出新路径,社会综合治理水平有效提升,让人民群众尽享安宁。
闽宁镇原隆村警务站。
“5110个网格+4560个微信群”助力基层“微治理”
“谁能联系上14-4-501的家人,屋里漏水了,都淌到门外了……”1月9日13时许,兴庆区健康社区微信群里,一位居民发出这样一条信息。很快,有居民打电话给社区,社区工作人员立即联系到房主,及时处理了这起突发事件。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银川市将城乡社区(村)网格微信群建设作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全市5110个网格先后建立微信群4560个,通过“网格化+微信群”服务管理模式,实现城乡社区居民群众的信息畅通互通、邻里互动,促进社区居民有效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使基层社会服务和治理工作更加精准、快捷、有效。
2019年6月中旬,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网格员发现,望湖景苑小区操外地口音的年轻人突然增多。经观察发现,这些人很少出入小区,大部分时间都聚集在租住房屋内。网格员怀疑小区藏匿传销窝点,立即将情况上报。据“智慧金凤”平台显示,网格员6月12日10时11分将情况上报,10时12分,金凤区委政法委综治中心便受理,并根据情况进行立案。当天,在公安、城管等部门的联合执法下,藏匿于望湖景苑小区的多处传销窝点被端掉。
2020年,银川市全面优化格局,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成立以市委书记为组长、15名市级领导为副组长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3年试点创建工作阶段性目标,确定时间表、路线图。出台《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实施意见》和乡村、社区、宗教、企业、校园、社团6项治理方案,确定22项重点任务,创新推行市域社会治理“三四五六”工作法。健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事项,累计“吹哨”2000余次,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2100余件。推进“1230”审批改革迭代升级,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达到高频民生事项100%App掌上办。持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人民调解“四张网”,建立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和行业化专业化人民调解专家库,设立748个人民调解组织、4458名人民调解员。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四级全覆盖,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7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66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519个。织牢群防群治防控网,全市涌现出兴庆“义警”、金凤“满城卫士”、西夏“平安使者”、永宁“微笑大妈”“和谐大叔”、贺兰“格格”、灵武“灵州大妈”等优秀群防群治队伍。
银川市唐徕综合警务工作站。
全力建设便捷的“数字之城”
“过去丢了东西只能自认倒霉,现在有了‘雪亮工程’,它可以天天帮我们看着……”1月10日,市民刘先生坦言。
“雪亮工程”是全国城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项目,不仅是一项加强治安防控、服务城市管理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点民生工程,更是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手段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举措。
2016年以来,银川市推动信息化建设,全力建设便捷的“数字之城”。实施“综治中心+雪亮工程”,汇聚双中心管理体系、网格体系、信息化平台、数据采集至市域社会治理信息系统,全面整合人、地、事、物、情、组织等要素,构建大数据平台,把基层服务治理职能嵌入系统模块,实现“一个平台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建成“雪亮工程”视频监控3.45万路、智慧小区339个、智慧安防小区386个,人脸识别、红外测温仪、社区管理软件得到有效应用。建成综治中心625个,基本实现市县乡(街道)村(居)四级全覆盖。打造4988个“全科网格”,形成“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中”的社会服务治理新格局。
银川市不断提升社会治理可视化水平,打造信息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雪亮工程”采取以租代建模式,投资10亿元,完成3.45万路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目标,精准布设鹰眼、人脸识别、电子卡口和电子围栏等前端感知设备,构建起全天候智能化感知网络,全市重点公共区域、重点行业领域、重要部位视频监控覆盖率、联网率均达到100%。推进视频监控深度应用,开展跨系统数据汇总和结构化分析,视频融合实现对整体现场的全景、实时、多角度监控,将“打防管控”职能向基层延伸,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活动。在完成重大节日、重要活动保障任务的同时,提供视频资源用于开展秸秆焚烧监测、贺兰山山洪监测、违章占道经营治理、违规排污监测等任务,拓展为市民提供免费视频看车点,为社会治理精细化助力。疫情期间,搭建完善视频监控网络7059路,视频通话“云视讯”点位74个,有效减轻现场督查和防控压力,提升防控成效。
同时,银川市挂牌整治13个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各县(市)区结合辖区实际挂牌整治本级重点地区35个。创建“无毒城市”,部署开展“社会矛盾问题排查化解、吸毒人员管控大收戒、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犯罪”等专项行动,整治治安乱点50余个。
目前,银川市八类主要刑事案件连续3年下降,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扫黑除恶战果丰硕力促“生态清明”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银川市截至目前共查办涉黑涉恶线索13537条,核结13521条;打掉黑恶犯罪团伙32个(其中,黑社会性质组织7个,恶势力犯罪集团及团伙25个)。共抓获各类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嫌疑人2160名,破获案件1396起。在中央督导和“回头看”中,银川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得到中央第20督导组充分肯定,连续2年在全区考核中位列第一,群众对涉黑涉恶案件办理满意度达到95%以上。”2020年12月29日,银川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这样一组数据。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银川聚焦“六清”行动,全力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开展。扎实推动“线索清仓”。实行线索核查“一张网”管理,落实线索核查“三长负责制”和重点线索“三方联审把关”等制度,实现动态清仓。扎实推动“逃犯清零”。80名涉黑涉恶在逃人员于2020年5月9日全部归案,在全区率先完成“逃犯清零”任务。扎实推动“案件清结”。查办的32个黑恶犯罪团伙案件全部审结生效。自治区和市级领导所包案件全部清结。扎实推动“伞网清除”。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保护伞”、推动工作不力、一案三查及其他违纪行为共313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6人,已判决26人。扎实推动“黑财清底”。健全完善合力打击处置的“打财断血”工作机制,实行房产、车辆、资金、贵重财物、公司股权、有价证劵“六必查”,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总估值25.9亿元,生效案件判处财产刑3.13亿元。扎实推进“行业清源”。开展社会治安、金融、交通领域等15项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组建45名特邀监督员队伍,政法机关发送“三书一函”1139份,倒逼行业领域治理深度推进。各行业领域持续发力,有力推动了黄赌毒、传销、非法营运、电信诈骗等一批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专项整治,最大限度挤压黑恶势力生存空间。
人心稳,社会安,平安建设没有终点,银川必将谱写平安建设崭新篇章。
宁夏法治报记者 王潇翊
宁夏法学会考核评议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
近日,宁夏法学会召开2020年度机关和所属专业研究会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会。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坚定自觉担当政治责任,全面提高机关和各专业研究会党建质量,为宁夏法学研究发展“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 全区首个专职乡镇政法委员忙碌的一天 2021-01-12
- 宁夏法院司法警察庆祝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 2021-01-11
- 自治区司法厅慰问先进模范警察 2021-01-11
- 宁夏公安隆重庆祝中国人民警察节 2021-01-10
- 6名70岁以上老人通过学车能力测试 2021-01-11
- 4名群众获奖10万元 2021-01-10
- 我区2.3万重点人群已接种新冠疫苗 2021-01-07
- 极寒训练 2021-01-06
2021年,人民法院要干这几件“大事”

心怀人民、公正裁判,守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新的一年,人民法院将有哪些“大动作”?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10日在京举行,透露出一系列重要信息。 [详情]
- 春节能回家过年吗?多地明确需满足这一条件 2021-01-11
- 索赔3年无果的案子和解了?为张家港检察机关点个赞... 2021-01-07
- 疫情之下,“高墙”女警风雨前行! 2021-01-06
- 一天发布4名中管干部处分通报 反腐败斗争一刻不停... 2021-01-05
